虚邑

拼音 xū yì

注音 ㄒㄩ ㄧˋ

繁体 虛邑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虚邑xū yì

1.空虚之邑。

2.名义上的封邑。封君在这些封地上没有征收赋税的经济权。

引证解释

1.空虚之邑。

例证《易 · 升》:“九三,升虚邑。象曰:升虚邑,无所疑也。”
孔颖达 疏:“若升空虚之邑也。”

2.名义上的封邑。封君在这些封地上没有征收赋税的经济权。

例证唐 · 韩愈 《清边郡王杨燕奇碑文》:“阶为特进,勋为上柱国,爵为 清边郡王,食虚邑自三百户至三千户,真食五百户终焉。”
宋 · 洪迈 《容斋三笔 · 司封失典故》:“旧学士待制食邑千五百户以上,每遇恩则加实封。若虚邑五百者,其实加封二百;虚邑三百二百者,实加封一百。今復不然,虽前执政亦只加虚邑三百耳。故侍从官多至实封百户即止。”

3.墟落,村落。

例证宋 · 朱熹 《安溪书事》诗:“清溪流不极,夕雾起嵐阴。虚邑带寒水,悲风号远林。”

网络解释

虚邑

虚邑是汉语词汇,拼音为xū yì,指空虚之邑。

汉语词典为您精准解释词语虚邑的意思、近反义词、造句及用法,传承中华文化精髓。

字义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