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àcháng

下裳

拼音 xià cháng

注音 ㄒㄧㄚˋ ㄔㄤˊ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下裳xià cháng

下身穿的衣服。古多指裙。

网络解释

下裳

简介

白话就是内裙子。古代叫坐裳。唐装原意指代唐代的汉服,一种是传统的襦,裙装,这种风格一般流行在初唐时期,基本上是沿袭了自东汉以来华夏妇女传统的上衣下裳制。与现代的唐装概念明显不同。现代意义上的唐装泛指具有中国风格的服饰。

  • 唐朝的服装衣裳二字,其实衣是衣,裳是裳,衣是上身穿的,裳其实是指现代所说的裙子,衣与裳分开。这种妇女的服饰不是连衣,而是分两截的穿法一直延续到明末。上衣的穿法基本上是右衽交领或对襟系上带结,下面的裙子围起来系上长长的裙带,上衣或者掖里面或者自然的松散着,后来这种松散的上衣不断加长,一直覆到膝盖部,就后来发展成了明代的背子。
    仙剑四柳梦璃的服装是唐代女装的典型

  • 汉语词典为您精准解释词语下裳的意思、近反义词、造句及用法,传承中华文化精髓。

    字义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