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ūdài

书袋

拼音 shū dài

注音 ㄕㄨ ㄉㄞˋ

繁体 書袋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书袋shū dài

装书卷、文件的口袋。金 · 大定十六年规定的官吏佩饰,悬于束带,作为区别于士民的标志。其质料、颜色,因品级高下而有所不同。参阅《金史 · 舆服志下》。指古书词句。

引证解释

1.装书卷、文件的口袋。 唐 · 王起 有《獭皮书袋赋》。见《文苑英华》卷一〇六。

例证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 · 海叙不遇》:“平曾 謁 华州 李相 不遇,因吟一絶而去曰:‘……诗卷却抛书袋里,譬如閒看 华山 来。’”

2.金 · 大定 十六年规定的官吏佩饰,悬于束带,作为区别于士民的标志。其质料、颜色,因品级高下而有所不同。参阅《金史 · 舆服志下》。

3.指古书词句。参见“书袋" class=primary href=/cidian/ci-17a6d208ef>掉书袋”。

例证清 · 沉起凤 《谐铎 · 十姨庙》:“五姨惯弄书袋,今止要集古人旧句,各成一律。”
邓广铭 《<稼轩词编年笺注>题记》:“辛稼轩 在写作歌词的时候,往往喜欢‘掉书袋’,在歌词当中使用很多的史事和典故。”

网络解释

书袋

shū dàiㄕㄨ ㄉㄞˋ书袋(书袋)(1).装书卷、文件的口袋。 唐 王起 有《獭皮书袋赋》。见《文苑英华》卷一○六。 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 · 海叙不遇》:“ 平曾 谒 华州 李相 不遇,因吟一绝而去曰:‘……诗卷却抛书袋里,譬如闲看 华山 来。’”(2). 金 大定 十六年规定的官吏佩饰,悬于束带,作为区别于士民的标志。其质料、颜色,因品级高下而有所不同。参阅《金史 · 舆服志下》。(3).指古书词句。 清 沈起凤《谐铎 · 十姨庙》:“五姨惯弄书袋,今止要集古人旧句,各成一律。” 邓广铭《题记》:“ 辛稼轩 在写作歌词的时候,往往喜欢‘掉书袋’,在歌词当中使用很多的史事和典故。”参见“ 掉书袋 ”。

汉语词典为您精准解释词语书袋的意思、近反义词、造句及用法,传承中华文化精髓。

字义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