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于
注音 ㄩˊ ㄩˊ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于于
1.自得貌。
2.相属貌。
3.多难貌,屈曲貌。
国语辞典
于于
1.徐行的样子。
例证唐 · 韩愈〈上宰相书〉:“枯槁沉溺魁闳宽通之士,必且洋洋焉动其心,峩峩焉缨缨其冠,于于焉而来矣。”
2.自足的样子。唐 · 白居易〈和朝回与王炼师游南山下〉诗:“兴酣头兀兀,睡觉心于于。”也作“杅杅”。
例证《庄子 · 应帝王》:“其卧徐徐,其觉于于。”
3.相连不绝的样子。
例证唐 · 柳宗元〈晋问〉:“鼋鼍诡怪,于于汨汨。”
元 · 蒲道源〈闲居纪事〉:“凌晨出求籴,于于如栉比。”
网络解释
于于 (汉语词语)
于于
(1).自得貌。《庄子 · 应帝王》:“泰氏其卧徐徐,其觉于于。” 成玄英 疏:“于于,自得之貌。” 唐 白居易 《和朝回与王炼师游南山下》诗:“兴酣头兀兀,睡觉心于于。” 宋 沈辽 《走笔酬亨甫所示二篇次韵和之》之一:“始来齐山秋正肃,山间于于太古俗。” 明 何景明 《霍山辞》:“视其体腴然,其度于于然,不异平居也。” 茅盾 《霜叶红似二月花》五:“朱行健老先生的义子朱竞新,白夹翩翩,摇着一把名人书画的七骨大折扇,于于然来了。”
汉语词典为您精准解释词语于于的意思、近反义词、造句及用法,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