樽俎
注音 ㄗㄨㄣ ㄗㄨˇ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樽俎
◎古代盛酒食的器皿。樽以盛酒,俎以盛肉。指宴席。
引证解释
1.古代盛酒食的器皿。樽以盛酒,俎以盛肉。
例证《庄子 · 逍遥游》:“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晋 · 葛洪 《抱朴子 · 畅玄》:“越樽俎以代无知之庖,舍绳墨而助伤手之工。”
金 ·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六:“辞了 法聪,别了夫人,把樽俎收拾起。”
2.指宴席。
例证汉 · 刘向 《新序 · 杂事一》:“仲尼 闻之曰:‘夫不出於樽俎之间,而知千里之外,其 晏子 之谓也,可谓折衝矣。’”宋 · 王安石 《寄郎侍郎》诗:“久愿作公樽俎客,恨无三亩斲蓬蒿!”陈毅 《满江红 · 送周总理赴日内瓦》词:“看我公樽俎折强权,期赢获。”
国语辞典
樽俎
1.盛酒食的器具。
例证《庄子 · 逍遥游》:“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三国演义 · 第二一回》:“随至小亭,已设樽俎:盘置青梅,一樽煮酒。”
2.借指宴饮、宴席。
例证南朝陈 · 徐陵〈册陈公九锡文〉:“公论兵于朝堂之上,决胜于樽俎之闲。”
网络解释
樽俎
樽俎,汉语词汇。
拼音:zūn zǔ
释义:青铜器。同“尊”、“俎”。古代盛酒肉的器皿。樽以盛酒,俎以盛肉。后来常用做宴席的代称。
汉语词典为您精准解释词语樽俎的意思、近反义词、造句及用法,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