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ānzhū

偏诸

拼音 piān zhū

注音 ㄆㄧㄢ ㄓㄨ

繁体 偏諸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偏诸piān zhū

衣服、鞋子和帘帷的花边。

网络解释

偏诸

古代名贵织物。也称“织绒”、“绒”。《后汉书 · 舆服志下》:“衣裳玉佩备章彩,乘舆刺绣,公卿以下皆织成,陈留襄邑献之。”唐杜甫《太子张舍人遗织成褥段》诗:“客从西北来,遗我翠织成。”近代美术家中有人认为刻丝与织成实为一物,而古今名称不同。织成一般用丝织,也有用羊毛织,其制品多为贵族服饰,朱启钤《丝绣笔记》以为织成和刻丝“自工作及物质言之,是一是二,尚待论定”。《中国百科全书 · 纺织》:“织成是在经纬交织基础上另以彩纬挖花而成的实用装饰织物,也称‘绒’,或‘偏诸’,是由锦分化出来的一种丝织品,形成于汉代以前。彩纬只在显色部位织入,所以织同样花纹图案时用彩纬的量比通纬要省。”

汉语词典为您精准解释词语偏诸的意思、近反义词、造句及用法,传承中华文化精髓。

字义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