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国
注音 ㄓㄨˋ ㄍㄨㄛˊ
繁体 柱國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柱国
1.国都。
2.官名。战国时楚国设置,原为保卫国都之官,后为楚的最高武官。唐以后沿用作勋官的称号。
3.指肩负国家重任的大臣。
国语辞典
柱国
1.国都。
例证《战国策 · 齐策三》:“安邑者,魏之柱国也;晋阳者,赵之柱国也;鄢郢者,楚之柱国也。”
2.职官名。战国时楚所设置,原指保卫国都之宫,地位非常崇高。后世则指最高级的武官或勋官。
网络解释
柱国
古代官名。柱国,又称上柱国,中国古代官名。战国楚置,时立覆军杀将有战功者为上柱国。北魏置“柱国大将军”这一称号。武泰元年(528年),北魏孝庄帝以尔朱荣有翊戴之功,拜荣柱国大将军,位在丞相上。永安三年(530年)尔朱荣被杀后此官遂废。亦作国都名或肩负国家重任的大臣。
汉语词典为您精准解释词语柱国的意思、近反义词、造句及用法,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