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鱼

拼音 mù yú

注音 ㄇㄨˋ ㄩˊ

繁体 木魚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木鱼mù yú

一种打击乐器,原为僧尼念经、化缘时敲打的响器,用木头做成,中间镂空。

英文wooden fish—a percussion instrument;

引证解释

1.佛教法器。相传佛家谓鱼昼夜不合目,故刻木像鱼形,用以警戒僧众应昼夜忘寐而思道。有两种:一为圆状鱼形,诵经礼佛时扣之以调音节;一为挺直鱼形,粥饭或集会众僧时用之,俗称梆。

例证唐 · 司空图 《上陌梯寺怀旧僧》诗之一:“松日明金像,山风响木鱼。”
《清平山堂话本 · 快嘴李翠莲记》:“身披直裰掛葫芦,手中拿个大木鱼,白日沿门化饭吃,黄昏寺里称念佛祖念南无。”
《水浒传》第四五回:“那妇人便道:……若怕五更睡着了,不知省觉,却那里寻得一个报晓的头陀,买他来后门头大敲木鱼,高声叫佛,便好出去。”
《红楼梦》第二五回:“忽听见空中隐隐有木鱼声。”
张天翼 《儿女们》:“他瞟了那边一眼,瞥见五姨太太敲着木鱼念经。”

2.指木鱼声。参阅《百丈清规 · 法器 · 木鱼》。

例证宋 · 苏轼 《宿海会寺》诗:“木鱼呼粥亮且清,不闻人声闻履声。”
清 ·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 · 滦阳消夏录二》:“一日,有游僧乞食於塾外,木鱼琅琅,自辰逮午不肯息。”
《人民文学》1979年第5期:“举目梵宫僧寮,抬头苍松翠柏,满耳木鱼清磬,使人顿生脱俗之思。”

3.棕笋的别名。因其形如鱼,故称。

例证宋 · 苏轼 《棕笋》诗:“赠君木鱼三百尾,中有鹅黄子鱼子。”
宋 · 陆游 《冬夜与溥庵主说川食戏作》诗:“龙鹤作羹香出釜,木鱼瀹菹子盈腹。”

4.木刻鱼形。旧时悬于库房前以示有馀。

例证明 · 刘若愚 《酌中志 · 内府衙门职掌》:“﹝内府供用库﹞有油蜡等库,厅前悬一木鱼,长可三尺许,以示有餘粮之意。”

5.打击乐器。木制。通常为圆形( 广东 音乐所用为长方形)。用小木槌敲击。民族乐队中,有按五声、七声或十二律排列成组者。

国语辞典

木鱼mù yú

一种佛教法器。相传鱼昼夜不合目,故刻木像鱼形,击之以警戒僧众应昼夜思道。形制有二:一为挺直鱼形,用来粥饭或集众、警众,悬挂在寺院走廊上。一为圆状鱼形,诵经时所用,放在案上。明、清以来,民间音乐和潮剧、粤剧中常用到木鱼。使木鱼除法器外兼具乐器功能。

例证唐 · 司空图〈上陌梯寺怀旧僧〉诗:“松日明金像,山风响木鱼。”
《水浒传 · 第四五回》:“若怕五更睡著了,不知省觉,却那里寻得一个报晓的头陀,买他来后门头大敲木鱼,高声叫佛,便好出去。”

汉语词典为您精准解释词语木鱼的意思、近反义词、造句及用法,传承中华文化精髓。

字义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