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ǎizhì

百雉

拼音 bǎi zhì

注音 ㄅㄞˇ ㄓˋ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百雉bǎi zhì

1.指城墙的长度达三百丈。是春秋时国君的特权。雉,古代计算城墙面积的单位。长三丈高一丈为一雉。

2.指宫城围墙长三百丈。

3.借指城墙。

国语辞典

百雉bǎi zhì

古时用以计量城墙大小的单位。

例证《左传 · 隐公元年》:“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晋 · 杜预 · 注:“方丈曰堵,三堵曰雉。一雉之墙,长三丈,高一丈,侯伯之城,方五里,径三百雉。故其大都不得过百雉。”

网络解释

百雉

百雉,汉语词汇。

拼音:bǎi zhì

释义:指城墙的长度达三百丈。是春秋时国君的特权。雉,古代计算城墙面积的单位。长三丈高一丈为一雉。

汉语词典为您精准解释词语百雉的意思、近反义词、造句及用法,传承中华文化精髓。

字义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