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子
注音 ㄓ ㄗˇ
繁体 梔子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栀子
◎一种灌木或小乔木,因其芳香的白花而被长期栽培。
英文Cape jasmine;
引证解释
1.亦作“栀子”。
2.木名。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叶子对生,长椭圆形,有光泽。春夏开白花,香气浓烈,可供观赏。夏秋结果实,生青熟黄,可做黄色染料。也可入药,性寒味苦,为解热消炎剂。
例证唐 · 杜甫 《栀子》诗:“梔子比众木,人间诚未多。”
一本作“栀”。 唐 · 唐彦谦 《离鸾》诗:“庭前佳树名梔子,试结同心寄 谢娘。”
邵瑞彭 《北行杂诗》之五:“心如梔子难言实,身似浮云未是閒。”
3.指栀子花。
例证唐 · 李商隐 《效徐陵体赠更衣》诗:“结带悬梔子,绣领刺鸳鸯。”
宋 · 范成大 《初秋闲记园池草木》诗之二:“旱地莲花娇小,水盆梔子幽芳。”
清 ·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二五〇:“去时梔子压犀簪,次第寒花掐到今。”
4.指栀子的果实。按,“黄孔”为“惶恐”的谐音。
例证明 · 周履靖 《锦笺记 · 进香》:“呀!梔子抹屁股,--黄孔!黄孔!果然是我浑家换了粧饰,一时不认得了。”
国语辞典
栀子
◎植物名。茜草科栀子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叶对生,长椭圆形,夏天开白花或黄花,香味浓郁,有果实。除供观赏外,果实可供药用,也可做黄色染料。
汉语词典为您精准解释词语栀子的意思、近反义词、造句及用法,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