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ēnzhān

针毡

拼音 zhēn zhān

注音 ㄓㄣ ㄓㄢ

繁体 針氈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针毡zhēn zhān

见“针毡”。

国语辞典

针毡zhēn zhān

晋朝杜锡屡以忠言劝谏愍怀太子,太子厌之,因置针于杜锡常坐的毡席以刺之。典出《晋书 · 卷三四 · 杜预传》。后形容受到胁迫,处境为难,坐立不安。

例证宋 · 苏轼〈迁居临皋亭〉诗:“剑米有危炊,针毡无稳坐。”
《歧路灯 · 第九十八回》:“我们这些老头儿,说话不甚合时宜,诸位虽外饰礼貌以敬之,其实颇有针毡之感。”

网络解释

针毡

针毡是用动物或者其它纤维无水毡化成型的一种方法。利用特制带有倒刺的刺针戳在纤维上,经过不断的戳刺让羊毛互相产生摩擦,使内部纤维更好地纠结在一起,从而达到毡化,结合在一起形成毛毡。

汉语词典为您精准解释词语针毡的意思、近反义词、造句及用法,传承中华文化精髓。

字义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