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èi

翊卫

拼音 yì wèi

注音 ㄧˋ ㄨㄟˋ

繁体 翊衛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翊卫yì wèi

1.弼辅护卫。

2.侍卫官名。隋始置,唐宋因之,与亲卫、勋卫并称三卫;明废。又民国初改清御前大臣为都翊卫使,干清门侍卫等为翊卫使、翊卫副使,以蒙古王公任之,寻废。亦泛指卫士。

国语辞典

翊卫yì wèi

1.辅佐保护。

例证《文选 · 陈琳 · 为袁绍檄豫州》:“故使从事中郎徐勋,就发遣操,使缮修郊庙,翊卫幼主。”

2.职官名。古代宫禁侍从的官员,隋代置,以后历代皆设有此官。

例证《隋书 · 卷二八 · 百官志下》:“炀帝即位,多所改革。……改左右卫为左右翊卫。”

网络解释

翊卫

翊卫是侍卫官名,隋、唐三卫之一 ,出自《三国演义》。

汉语词典为您精准解释词语翊卫的意思、近反义词、造句及用法,传承中华文化精髓。

字义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