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益
注音 ㄅㄛˊ ㄧˋ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伯益
1.舜时东夷部落的首领,为嬴姓各族的祖先。相传伯益助禹治水有功,禹欲让位于益,益避居箕山之北。见《书 · 舜典》、《孟子 · 万章上》。
2.晋鼓吹曲名。傅玄制。见《晋书 · 乐志下》。词见《乐府诗集 · 鼓吹曲辞四 · 伯益》。
国语辞典
伯益
1.人名。虞舜的臣子,为东夷部落的首领。相传助禹治水有功,禹要让位给伯益,益避居箕山之北。也作“伯翳”、“柏翳”。
例证《文选 · 张衡 · 西京赋》:“伯益不能名,隶首不能纪。”
2.乐曲名。晋傅玄制。
例证《晋书 · 卷二三 · 乐志》:“改黄爵行为伯益。”
网络解释
伯益
伯益(约公元前21世纪),一作伯翳、柏益,又称大费,大业的儿子,蟜极曾孙(另一种说法为元孙),嬴姓。司马迁《史记 · 秦本纪》云:“大费(伯益)生子二人:一曰大廉,实鸟俗氏;二曰若木,实费氏。”
夏朝君主夏启继位后,没有忘记伯益之功,大廉就继承伯益的职位,其儿子就用他的名为姓,封地于秦,大廉就是廉姓的始祖;伯益次子若木被封于徐国,为徐氏始祖。据《元和姓纂》所载,“颛顼孙大廉之后,以王父字为氏,赵有廉颇“,可见伯益为颛顼后裔。
汉语词典为您精准解释词语伯益的意思、近反义词、造句及用法,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