敝邑

拼音 bì yì

注音 ㄅㄧˋ ㄧˋ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敝邑bì yì

对本国的谦称。

例如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 —— 《左传 · 僖公三十二年》

英文my country;

引证解释

1.谦辞。称自己的国家。

例证《礼记 · 檀弓下》:“君王讨敝邑之罪,又矜而赦之。”
《左传 · 僖公二十六年》:“寡君闻君亲举玉趾,将辱於敝邑。”
《资治通鉴 · 周赧王四年》:“大王之威行於 山 东,敝邑恐惧。”
胡三省 注:“春秋 以来,列国交聘,行人率自称其国曰敝邑。”

2.犹言偏僻的地方。敝,一本作“弊”。

例证《文选 · 左思<吴都赋>》:“习其敝邑,而不覿上邦者,未知英雄之所躔也。”
吕延济 注:“蜀 但知习其敝小都邑,不见上国,不知英雄之所行歷也。”

网络解释

敝邑

敝邑,汉语词汇。

拼音:bì yì,

释义:1、古代对本国的谦称。2、犹言偏僻的地方。

汉语词典为您精准解释词语敝邑的意思、近反义词、造句及用法,传承中华文化精髓。

字义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