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ēng

风雅

拼音 fēng yǎ

注音 ㄈㄥ ㄧㄚˇ

繁体 風雅

近义词 大方,高雅,精致,精制,大雅,雅致,精致无比

反义词 猥琐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风雅fēng yǎ

1.文雅。端庄的或高雅的,尤指外貌或举止端庄的或高雅的。

例如举止风雅

英文elegant; refined;

2.《诗经》有《国风》、《大雅》、《小雅》等部分,后世用风雅泛指诗文方面的事。

英文of poems; literary pursuit;

引证解释

1.指《诗经》中的《国风》和《大雅》、《小雅》。亦用以指代《诗经》。

例证汉 · 班固 《东都赋》:“临之以《王制》,考之以《风》《雅》。”
唐 · 杜甫 《戏为六绝句》之六:“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清 · 王晫 《今世说 · 文学》:“曹秋岳 称 李天才 长律诗云:《风》《雅》以来,仅有斯製。”

2.指诗文之事。

例证南朝 · 梁 萧统 《<文选>序》:“故风雅之道,粲然可观。”
五代 齐己 《送僧游龙门香山寺》诗:“且寻风雅主,细看 乐天 真。”
清 · 薛福成 《庸盦笔记 · 幽怪一 · 狐仙谈历代丽人》:“黔中 某孝廉以博学高才,主持风雅。”

3.风流儒雅。

例证晋 · 陆机 《辩亡论上》:“风雅则 诸葛瑾、张承、步騭,以名声光国。”
宋 · 赵令畤 《侯鲭录》卷一:“坡 云:‘这汉病中瘦则瘦,儼然风雅。’”《明史 · 文苑传四 · 袁宏道》:“﹝ 宏道 ﹞与士大夫谈説诗文,以风雅自命。”
丰子恺 《缘缘堂随笔 · 忆儿时》:“父亲说:吃蟹是风雅的事,吃法也要内行才懂得。”

4.教化规范。

例证《文选 · 皇甫谧<三都赋序>》:“至于 战国,王道陵迟,风雅寝顿。”
李善 注:“《汉书》曰:春秋 之后, 周 道寝坏,而贤人失志。”
唐 · 李白 《赠常侍御》诗:“大贤有卷舒,季叶轻风雅。”
宋 · 司马光 《言张田第二状》:“唐太宗 见进士等第,怪其无 张昌龄、王公谨 名。 王师旦 曰:‘二人有文无行,恐变陛下风雅。’”

国语辞典

风雅fēng yǎ

1.本指《诗经》中的国风、大雅、小雅,后泛指诗文之事。

例证《文选 · 曹植 · 求通亲亲表》:“如此则古人之所叹,风雅之所咏,复存于圣世矣。”
南朝梁 · 萧统〈文选序〉:“故风雅之道,粲然可观。”

2.文雅、儒雅。

例证唐 · 王维〈送张舍人佐江州同薛璩十韵〉:“清范何风流,高文有风雅。”

例如如:“举止风雅”。

网络解释

风雅

风雅一词源自《诗经》。《诗经》分《风》、《雅》、《颂》三类,《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后世常用“风雅”一词作为高贵典雅的指代。同时风雅一词又为多义词,谓文雅,端庄的或高雅的,尤指外貌或举止端庄的或高雅的。因六经之一的《诗经》有《国风》、《大雅》、《小雅》等部分,是华夏文学诗词之源与经典,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对后世汉族文学影响深远,后世也用“风雅”泛指诗文方面的事。汉 班固 《东都赋》:“临之以《王制》,考之以《风》《雅》。”

汉语词典为您精准解释词语风雅的意思、近反义词、造句及用法,传承中华文化精髓。

字义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