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涎
注音 ㄌㄧㄡˊ ㄒㄧㄢˊ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流涎
◎又名流涎不收。多为脾热或脾胃虚寒,升降失常,不能收摄所致。
英文slobber; slaver;
国语辞典
流涎
◎流口水。亦用以形容人贪馋的样子。
例证唐 · 杜甫〈饮中八僊歌〉:“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曲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西游记 · 第五回》:“大圣止不住口角流涎,就要去吃,奈何那些人都在这里。”
网络解释
流涎
流涎亦称小儿流涎,是幼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多见于1岁左右的婴儿,常发生于断奶前后,是一种以流口水较多为特征的病症。
汉语词典为您精准解释词语流涎的意思、近反义词、造句及用法,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