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子

拼音 wú zǐ

注音 ㄨˊ ㄗˇ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吾子wú zǐ

古时对人的尊称,可译为“您”

例如吾子有。 —— 《国语 · 晋语》嘉吾子之赐。吾子自京师来。 —— 唐 · 柳宗元《柳河东集》吾子未之思也。 —— 明 · 刘基《卖柑者言》

英文you;

引证解释

1.我的儿子。

例证《国语 · 鲁语下》:“今吾子夭死,吾恶其以好内闻也。”
《战国策 · 秦策二》:“人告 曾子 母曰:‘ 曾参 杀人。’ 曾子 之母曰:‘吾子不杀人。’”

2.对对方的敬爱之称。一般用于男子之间。

例证《左传 · 隐公三年》:“吾子其无废先君之功。”
《仪礼 · 士冠礼》:“某有子某,将加布於其首,愿吾子之教之也。”
郑玄 注:“吾子,相亲之辞。吾,我也;子,男子之美称。”
南朝 · 梁 沉约 《报王筠书》:“擅美推能,寔归吾子。”

3.小孩。按,今 湖南 长沙 一带尚称小儿为伢子。

例证《管子 · 海王》:“终月,大男食盐五升少半,大女食盐三升少半,吾子食盐二升少半,此其大历也。”
尹知章 注:“吾子,谓小男小女也。”
宋 ·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一:“太尉 李德裕,幼神俊…… 武相 元衡 召之,谓曰:‘吾子在家,所嗜何书?’意欲探其志也。”

国语辞典

吾子wú zǐ

1.子,为男子的美称。故称人吾子,有相亲或敬爱之意。

例证《左传 · 隐公三年》:“光昭先君之令德,可不务乎?吾子其无废先君之功。”
《仪礼 · 士冠礼》:“某有子某,将加布于其首,愿吾子之教之也。”

2.称自己的儿子。

例证《国语 · 鲁语下》:“今吾子夭死,吾恶其以好内闻也。”
《战国策 · 秦策二》:“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

汉语词典为您精准解释词语吾子的意思、近反义词、造句及用法,传承中华文化精髓。

字义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