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ì

岁币

拼音 suì bì

注音 ㄙㄨㄟˋ ㄅㄧˋ

繁体 歲幣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岁币suì bì

1.旧指朝廷每年向外族输纳的钱物。

2.指地方每年向国家缴纳的钱物。

国语辞典

岁币suì bì

宋代称每年输给辽、金等国的钱币。

例证《宋史 · 卷一七三 · 食货志上一》:“季世金人乍和乍战。战则军需浩繁,和则岁币重大,国用常苦不继。”
宋 · 苏轼〈富郑公神道碑〉:“上命御史中丞贾昌朝馆伴,不许割地,而许增岁币。”

网络解释

岁币

岁币,旧指朝廷每年向外族输纳的钱物,也指地方每年向国家缴纳的钱物。关于岁币数量问题,据《续资治通鉴长编》、《宋会要辑稿》等资料,宋给辽、金的岁币,给西夏的岁赐,都应该可以计算出。其中交战、谈判期间是否缴纳,也可据史料考订出。只不过宋史资料繁多,比较麻烦罢了。以辽为例,就大势而言,澶渊之盟后岁币给绢银合计三十万匹两,仁宗时增加到五十万匹两,每年定期缴纳,到徽宗时宋辽开战,就不再给辽岁币了。与金的情形也可据《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等资料计算,只是宋金和战多次,计算更麻烦而已。

汉语词典为您精准解释词语岁币的意思、近反义词、造句及用法,传承中华文化精髓。

字义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