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茅
注音 ㄒㄧㄢ ㄇㄠˊ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仙茅
1.亦作“僊茅”。
2.植物名。原生西域,粗细有筋,或如笔管,有节文理。唐开元元年婆罗门僧进此药,因又名婆罗门参。分布于我国东南至西南部。根、茎可入药。
翻译
- 英语 golden eye-grass (Curculigo orchioides), Curculigo rhizome (used in TCM)
国语辞典
仙茅
◎植物名。石蒜科仙茅属。多年生草本,叶似茅,茎高四五寸,开黄花,形如栀子,不结实,根有节,色黄多涎,可入药。原产于西域,今四川、浙江、云南、广东等地皆有。梵语为河轮勒陀。
网络解释
仙茅
仙茅(学名:Curculigo orchioides Gaertn.),又名地棕(四川、贵州),独茅(四川),山党参(福建),仙茅参(云南),海南参(海南),茅爪子,婆罗门参,属仙茅科,花期4~9月。药用植物,具有补肾助阳、益精血、强筋骨和行血消肿的作用。
汉语词典为您精准解释词语仙茅的意思、近反义词、造句及用法,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