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ǎimán

乃蛮

拼音 nǎi mán

注音 ㄋㄞˇ ㄇㄢˊ

繁体 乃蠻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乃蛮nǎi mán

1.也称乃蛮部,一作奈曼。古族名。辽金时,游牧于阿尔泰山与杭爱山之间。文化较高,统治阶层信景教。至元太祖时始灭。

2.蒙语“八”。

翻译

  • 德语 Naimanen (Gesch)​

国语辞典

乃蛮nǎi mán

土耳其系的游牧民族之一。属维吾尔族的分支。辽、金时,据有外蒙古西部之地。西元一二一八年为元太祖的大将哲别所灭,在该地成立了窝阔台汗国。

网络解释

乃蛮

乃蛮,又名乃蛮族,是一古代民族,于11世纪开始居住在蒙古高原西部,牧地在阿尔泰山之阳,北接斡亦剌惕,西界回鹘,又译乃马、乃满、乃蛮、奈曼、奈蛮、耐满、粘拔恩、粘八噶等。

《辽史》称“粘八葛”,《金史》称“粘拔恩”。是蒙古高原西部势力最强大的游牧民族。

汉语词典为您精准解释词语乃蛮的意思、近反义词、造句及用法,传承中华文化精髓。

字义分解

近音词、同音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