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布
注音 ㄌㄨˋ ㄅㄨˋ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露布
◎不缄封的文书。亦谓公布文书。军旅文书。泛指布告、通告之类。
引证解释
1.不缄封的文书。亦谓公布文书。
例证《东观汉记 · 李云传》:“白马 令 李云 素刚,忧国,乃露布上书。”
三国 魏 曹操 《让县自明本志令》:“人有劝 术(袁术 )使遂即帝位,露布天下。”
宋 · 法常 《渔父词》词:“此事《楞严》尝露布,梅华雪月交光处。”
清 ·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四:“﹝ 查如龙 ﹞为血书一通上 平西(平西王 吴三桂 )……令一童子于王府上之。其意欲露布此书于人,胁王以不得不从之势。”
2.军旅文书。(1)征讨的檄文。 《三国志 · 魏志 · 王肃传》“明 · 帝 时,大司农 弘农 董遇 等”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后 马超 反, 超 劫 洪 ( 贾洪 ),将诣 华阴,使作露布。
例证洪 不获已,为作之。司徒 钟繇 在东,识其文曰:‘此 贾洪 作也。’”按, 清 · 赵翼 《陔馀丛考 · 露布》:“自 贾洪 作此讨 曹操 后,遂专用于军事。”
南朝 ·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 · 文学》:“桓宣武 ( 桓温 )北征, 袁虎 ( 袁宏 )时从,被责免官,会须露布文,唤 袁 倚马前令作,手不輟笔,俄得七纸,殊可观。”
清 · 陈梦雷 《赠秘书觉道弘五十韵》:“露布降封豕,琱戈扫孽鲸。”
(2)告捷文书。 《周书 · 吕思礼传》:“沙苑 之捷,命为露布,食顷便成。”
唐 · 封演 《封氏闻见记 · 露布》:“露布,捷书之别名也。诸军破贼,则以帛书建诸竿上,兵部谓之露布。”
明 · 张四维 《双烈记 · 从征》:“捷书不必通家信,露布先须达帝京。”
陈玉树 《乙酉春有感》诗:“瘴海珠江驰露布,金戈铁马逐天骄。”
3.泛指布告、通告之类。
例证三国 魏 曹操 《表论田畴功》:“又使部曲持臣露布,出诱胡众。”
《资治通鉴 · 唐懿宗咸通九年》:“庞勛 自谓无敌於天下,作露布,散示诸寨及乡村。”
王蒙 《歌神》五:“大街上贴出了通缉‘现行反革命分子’ 艾克兰穆 的露布,露布右上方还有他的一寸半身照。”
国语辞典
露布
1.古代没有封口的书信、公文。
例证《后汉书 · 卷五七 · 李云传》:“云素刚,忧国将厄,心不能忍,乃露布上书。”
2.古代军队的捷报。唐 · 封演也作“露板”。
例证《封氏闻见记 · 卷四 · 露布》:“露布,捷书之别名也。诸军破贼,则以帛书建诸竿上,兵部谓之露布。”
3.告示、宣布。
例证三国魏 · 曹操〈让县自明本志令〉:“志计已定,人有劝术使遂即帝,露布天下。”
网络解释
露布
露布是一种写有文字并用以通报四方的帛制旗子,多用来传递军事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