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íng

杜陵

拼音 dù líng

注音 ㄉㄨˋ ㄌㄧㄥˊ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杜陵dù líng

1.地名。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古为杜伯国。秦置杜县,汉宣帝筑陵于东原上,因名杜陵。并改杜县为杜陵县。晋曰杜城县,北魏曰杜县,北周废。

2.汉宣帝陵墓。

3.指唐杜甫。

国语辞典

杜陵dù líng

地名。在长安东南,原称为“杜县”。因汉宣帝筑陵葬此,后改称为“杜陵”。

网络解释

杜陵

杜陵位于西安市三兆村南,陵区南北长约4公里,东西宽约3公里。是西汉后期宣帝刘询的陵墓。陵墓所在地原来是一片高地,潏、浐两河流经此地,汉代旧名“鸿固原”。宣帝少时好游于原上,他即帝位后,遂在此选择陵地,建造陵园。

杜陵占地120多亩,四周环绕有夯土围墙,墙基宽9米。陵园以殿为大门,殿与配殿共长30多米,宽20多米,门道宽约6米。墓冢在陵园的正中,平面呈正方形,边长120米,高30米。陵前立有清代乾隆年间陕西巡抚毕沅所立的“汉宣帝杜陵”碑一通,碑铭清晰可辨。此外还有碑碣十余方。园内还有寝殿、便殿等遗迹,四周排水的沟渠仍清晰可见。

汉代以来,杜陵一直是长安的游览圣地,文人学士常会集于此,登高览胜,并留下了许多诗篇。考古工作者对杜陵进行了调查,并对其周围的遗址进行了一些发掘,出土了很多文物。

汉语词典为您精准解释词语杜陵的意思、近反义词、造句及用法,传承中华文化精髓。

字义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