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入公门,九牛拔不出
拼音 yī zì rù gōng mén , jiǔ niú bá bù chū
注音 ㄧ ㄗˋ ㄖㄨˋ ㄍㄨㄥ ㄇㄣˊ ˙ ㄐㄧㄡˇ ㄋㄧㄡˊ ㄅㄚˊ ㄅㄨˋ ㄔㄨ
繁体 一字入公門,九牛拔不出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一字入公门,九牛拔不出
◎俗谚。谓一张状纸送进衙门,便身遭讼累,无从摆脱。语出《普灯录 · 黄龙慧南禅师》:“一字入公门,九牛曳不出。”
国语辞典
一字入公门,九牛拔不出
◎(谚语)比喻诉状或供词进了衙门,就无法撤出或更改。
例证《醒世姻缘传 · 第四六回》:“我见他说的话离了母,我恐怕他后来改了口,所以哄他叫写个禀帖给我做了冯据,使他改不得口,只这他自己的状子上好些别脚。一字入公门,九牛拔不出哩!”
汉语词典为您精准解释词语一字入公门,九牛拔不出的意思、近反义词、造句及用法,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