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轹
注音 ㄌㄧㄥˊ ㄌㄧˋ
繁体 陵轢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陵轹
◎同“凌轹”
引证解释
1.欺压,欺蔑。
例证《史记 · 孔子世家》:“楚灵王 兵强,陵轢中国。”
《后汉书 · 朱浮传》:“帝以 浮 陵轢同列,每衔之,惜其功能,不忍加罪。”
李贤 注:“陵轢,犹欺蔑也。”
宋 · 司马光 《与王介甫书》:“所遣者虽皆选择才俊,然其中亦有轻佻狂躁之人,陵轢州县,骚扰百姓者。”
2.凌驾,超越。
例证《梁书 · 文学传上 · 锺嵘》:“元嘉 初,有 谢灵运,才高辞盛,富艳难踪,固已含跨 刘 郭,陵轢 潘 左。”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四篇:“战国 之世,言道术既有 庄周 之蔑诗礼,贵虚无,尤以文辞,陵轢诸子。”
国语辞典
陵轹
◎欺陵、压倒。也作“凌轹”。
例证《史记 · 卷一〇 · 孝文本纪》:“令不得居其故,陵轹边吏,入盗。”
网络解释
陵轹
陵轹,拼音líng lì,是指欺压,欺蔑。
汉语词典为您精准解释词语陵轹的意思、近反义词、造句及用法,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