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髻
注音 ㄅㄠ ㄐㄧˋ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包髻
◎古代用来包发髻的头巾。
国语辞典
包髻
◎古代妇女用来兜髻的头巾。
例证元 · 关汉卿《望江亭 · 第三折》:“包髻、团衫、绣手巾,都是他受用的。”
网络解释
包髻
古代妇女发式。其形发髻作成后,用色绢、缯一类布帛,把髻包裹之,故名。
包髻是一种长方形头巾,戴时将对角折叠,从额前向后面缠裹,再将巾角绕到额前打结。宋代出现此头巾。明代妇女喜欢戴黑纱罗制作的包发髻。清代,由于剃发令的实施,男子已不扎巾,只有在妇女间仍流行。清代汉族妇女同明代妇女一样,喜欢带包髻,又叫“包头”。
汉语词典为您精准解释词语包髻的意思、近反义词、造句及用法,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