觳觫

拼音 hú sù

注音 ㄏㄨˊ ㄙㄨˋ

近义词 寒战,哆嗦,颤抖,战抖,惊怖,恐惧,战栗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觳觫hú sù

恐惧得发抖。

例如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 —— 《孟子 · 梁惠王上》申大头觳觫惶恐,只是跪在地下磕头。 —— 清 · 李伯元《文明小史》

英文shake; tremble from fear;

引证解释

1.恐惧战栗貌。

例证《孟子 · 梁惠王上》:“王曰:‘舍之。吾不忍其(指牛)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赵岐 注:“觳觫,牛当到死地处恐貌。”
《梁书 · 王僧孺传》:“解网祝禽,下车泣罪,愍兹奊詬,怜其觳觫。”
清 · 蒲松龄 《聊斋志异 · 续黄粱》:“曾 觳觫哀啼,窜蹟无路。”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章一:“俘虏是一位青年人,三十岁左右,一眼看去,倒也并不怎么猛恶,反而有点觳觫的神气。”

2.借指牛。

例证唐 · 皎然 《送顾处士歌》:“门前便取觳觫乘,腰上还将鹿卢佩。”
宋 · 陆游 《舟中作》诗:“断岸饮觳觫,清波跳噞喁。”
元 · 翁合老 《春日田园杂兴》诗:“土脉正融催觳觫,林阴微合听钩輈。”
清 · 王士禛 《池北偶谈 · 谈艺一 · 锦秋亭辨》:“人行其中,宛若画图,时见牧人簑笠御觳觫归村落间,邈然有 吴 越 间意。”

国语辞典

觳觫hú sù

因恐惧而颤抖的样子。

例证《孟子 · 梁惠王上》:“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
《文明小史 · 第三九回》:“只觉得他神气不好,十分疑惧,不免露出觳觫的样子来。”

网络解释

觳觫

觳觫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húsù,意思是指恐惧得发抖,恐惧颤抖的样子。该词在2015第三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复赛第六场上被选为全民焐热冰封汉字。

其实这两个字在山西方言里属常用词,均发入声。

汉语词典为您精准解释词语觳觫的意思、近反义词、造句及用法,传承中华文化精髓。

字义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