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行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独行
1.一个人走路。
例如踽踽独行。
英文solitary;
2.坚持按自己的主张做。
例如独行其是。
英文practise his path independently;
引证解释
1.一人行路;独自行走。
例证《庄子 · 盗跖》:“内周楼疏,外不敢独行,可谓畏矣!”《史记 · 陈丞相世家》:“渡 河,船人见其美丈夫独行,疑其亡将,要中当有金玉宝器,目之,欲杀 平。”
《法苑珠林》卷十:“舍利弗 独行乞食,婆罗门见而问言:‘尊者独行无沙弥耶?’”清 · 金人瑞 《送维茨公晋秋日渡江之金陵》诗之十:“我或读经罢,独行观水痕。”
2.专意实行;独自实行或行事。
例证《易 · 晋》:“晋如摧如,独行正也。裕无咎,未受命也。”
孔颖达 疏:“独犹专也,言进与退专行其正也。”
《孟子 · 滕文公下》:“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韩非子 · 忠孝》:“王者独行谓之王,是以三王不务离合而正,五霸不待从横而察,治内以裁外而已矣。”
3.谓独断专行。
例证清 · 恽敬 《新东门漕仓记》:“呜呼,此郡县长吏所以嚣然独行其意于上而民终不可治也已!”
4.单独行时;单独流行。
例证唐 · 刘知几 《史通 · 六家》:“其文为不刊之言,著将来之法,故能弥歷千载,而其书独行。”
《文献通考 · 经籍二》:“自 晋 · 之后, 弼 学独行,遂传至今。”
5.谓军队如入无人之境,没有阻挡。
例证《管子 · 七法》:“故蚤知敌人如独行,有蓄积,则久而不匱。”
《管子 · 七法》:“有雷电之战,故能独行而无敌矣!”
6.谓节操高尚,不随俗浮沉。
例证《礼记 · 儒行》:“世治不轻,世乱不沮……其特立独行有如此者。”
《旧唐书 · 隐逸传序》:“而 游巖、德义 之徒,所高者独行。”
章炳麟 《谢本师》:“先生为人岂弟,不好声色,而余喜独行赴渊之士。”
7.指故为标新立异的行为。
例证宋 · 王安石 《太子太傅田公墓志铭》:“公所设施,事趣可,功期成,因能任善,不必己出,不为独行异言,以峙声名。”
8.马兜铃的根。有香气。中医入药。
例证宋 · 沉括 《梦溪笔谈 · 药议二》:“马兜零之根,乃是独行。”
明 ·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草七 · 马兜铃》:“其根吐利人,微有香气,故有独行、木香之名。”
国语辞典
独行
1.独自一人行走。
例证唐 · 卢纶〈秋晚山中别业〉诗:“树老野泉清,幽人好独行。”
2.固执己意以行事。
例如如:“他做事向来一意独行,不接受别人意见。”
独行
◎志节高尚,不随俗浮沉。
例证《汉书 · 卷六 · 武帝纪》:“谕三老弟以为民师,举独行之君子,征诣行在所。”
网络解释
独行 (汉语词语)
独行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独断专行。一人行路;独自行走。《庄子 · 盗跖》:“内周楼疏,外不敢独行,可谓畏矣!”《史记 · 陈丞相世家》:“渡 河 ,船人见其美丈夫独行,疑其亡将,要中当有金玉宝器,目之,欲杀 平 。”《法苑珠林》卷十:“ 舍利弗 独行乞食,婆罗门见而问言:‘尊者独行无沙弥耶?’” 清 金人瑞 《送维茨公晋秋日渡江之金陵》诗之十:“我或读经罢,独行观水痕。”
造句示例
- 然而,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资源集团的“特立独行”的原因是什么意思?
- 这个别地取决于这里每一人的单独行为。Individual的意思是单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