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īng

倾侧

拼音 qīng cè

注音 ㄑㄧㄥ ㄘㄜˋ

繁体 傾側

近义词 心绪,遮挡,遮蔽,倾翻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倾侧qīng cè

倒向一侧,倾斜。

例如盆器倾侧。 —— 《虞初新志 · 秋声诗自序》突如其来一股逆流使船倾侧。

英文swage;

翻译

  • 英语 to lean to one side, slanting
  • 法语 se pencher sur un côté, oblique

引证解释

1.亦作“倾仄”。

2.偏斜,倾斜。

例证汉 · 严忌 《哀时命》:“肩倾侧而不容兮,固陿腹而不得息。”
唐 · 杜甫 《虎牙行》:“洞庭 扬波 江、汉 · 迴, 虎牙、铜柱 皆倾侧。”
《朱子语类》卷六:“人坐久,必倾侧。”
胡鄂公 《北方实录》:“车厢受弹倾仄,伤戈什哈一人, 怀芝 受震昏仆於地。”
沙汀 《淘金记》二:“﹝他﹞把上身倾侧出去,为酒涨红的眼睛泛着热情。”

3.指偏离。

例证《韩非子 · 外储说左下》:“然方公之狱治臣也,公倾侧法令,先后臣以言,欲臣之免也甚,而臣知之。”

4.指行为邪僻不正。

例证《荀子 · 成相》:“谗人罔极,险陂倾侧此之疑。”
《汉书 · 萧望之传》:“恭、显 又时倾仄见詘。”
颜师古 注:“言其不能持正,故议论大事见詘於天子也。仄,古侧字。”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焉知倾侧士,一旦不可持。”
《晋书 · 王湛传》:“国寳 少无士操,不修廉隅。妇父 谢安 恶其倾侧,每抑而不用。”

5.摇摆不定。

例证《荀子 · 议兵》:“事小敌毳,则偷可用也;事大敌坚,则涣焉离耳。若飞鸟然,倾侧反覆无日,是亡国之兵也。”

6.崎岖不平。

例证《汉书 · 晁错传》:“上下山陂,出入溪涧,中国之马弗与也;险道倾仄,且驰且射,中国之骑弗与也。”
唐 · 李德裕 《幽州纪圣功碑铭》:“险道倾仄,且驰且射,胡兵所以无敌也。”

7.随顺;依附。

例证《淮南子 · 要略》:“诚喻至意,则有以倾侧偃仰世俗之间,而无伤乎谗贼螫毒者也。”
南朝 · 梁 刘勰 《文心雕龙 · 程器》:“潘岳 诡譸于 愍、怀,陆机 倾仄于 贾、郭。”
《魏书 · 郑羲传》:“子 严祖 ……轻躁薄行,不修士业,倾侧势家,乾没荣利,闺门秽乱,声满天下。”

8.困顿,颠沛。

例证《史记 · 陈丞相世家赞》:“陈 丞相 平 ……倾侧扰攘 楚、魏 之閒,卒归 高帝。”
《后汉书 · 班彪传论》:“班彪 以通儒上才,倾侧危乱之閒,行不踰方,言不失正,仕不急进,贞不违人。”
晋 · 陆机 《豪士赋序》:“倾侧颠沛,仅以自全。”
南朝 · 宋 颜延之 《还至梁城作》诗:“振策睠东路,倾侧不及羣。”

9.指社会动荡不安。

例证元 · 高士谈 《秋兴》诗:“乾坤尚倾仄,吾敢叹淹留!”

10.覆灭;败亡。

例证《宋书 · 傅亮传》:“祸福之具,内外充斥,陵九折於 邛僰,泛衝波於 吕梁,倾侧成於俄顷,性命哀而莫救。”
《魏书 · 任城王传》:“面背不同,事涉欺佞,非所谓论道之德,更失国士之体,或有倾侧,当由公辈佞臣。”

11.倒塌。

例证清 · 蒲松龄 《聊斋志异 · 地震》:“后闻某处井倾仄,不可汲。”

国语辞典

倾侧qīng cè

1.偏斜。

例如如:“她倾侧著身子,听得十分入神。”

2.乖离不正。

例证《韩非子 · 外储说左下》:“然方公之欲治臣也,公倾侧法令,先后臣以言,欲臣之免也甚。”

3.摇摆不定。

例证《荀子 · 议兵》:“若飞鸟然,倾侧反复无日,是亡国之兵也。”

网络解释

倾侧

倾侧,亦作"倾仄",指偏斜,倾斜;覆灭;败亡。 见汉 严忌《哀时命》:“肩倾侧而不容兮,固陿腹而不得息。”

汉语词典为您精准解释词语倾侧的意思、近反义词、造句及用法,传承中华文化精髓。

字义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