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龟的成语
带龟的四字成语(共找到39条成语)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龟龄鹤算 | 见“龟年鹤寿”。 | 宋・侯寘《水调歌头・为郑子礼提刑寿》词:“坐享龟龄鹤算,稳佩金鱼玉带,常近赭黄袍。” |
鹤算龟龄 | 算:数。 比喻人的寿命很长。 |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笔记・班超庆寿>》:“但愿鹤算龟龄,地久天长。” |
龟龙麟凤 | 传统上用来象征高寿、尊贵、吉祥的四种动物。比喻身处高位德盖四海的人。 | 东汉・班固《汉书・翟方进传》:“太皇太后临政,有龟龙麟凤之应。” |
前事不忘,后代之元龟 | ||
龟年鹤算 | 见“龟年鹤寿”。 | 宋・韦骧《醉蓬莱・廷评庆寿》词:“惟愿增高,龟年鹤算,鸿恩紫诏。” |
麟凤龟龙 | 此四种神灵动物,象征吉兆。比喻稀有珍贵的东西。也比喻品格高尚、受人敬仰的人。 | 西汉・戴圣《礼记・礼运》:“何谓四灵?麟凤龟龙,谓之四灵。” |
凿龟数策 | 凿龟:钻灼龟甲,看灼开的裂纹推测吉凶;数策:数蓍草的茎,从分组计数中判断吉凶。 指古人用龟甲蓍草来卜筮吉凶。 |
《韩非子・饰邪》:“赵又尝凿龟数策而北伐燕,将劫燕以逆秦,兆曰大吉。” |
犀顶龟文 | 头顶骨隆起如犀角,脚掌上有龟背纹。旧时所谓贵人之相。 | 语出《后汉书・李固传》:“固貌状有奇表,鼎角匿犀,足履龟文。” |
无待蓍龟 | 待:等待;蓍龟:蓍草和龟甲,古人用以占卜。 不等着用蓍草和龟甲占卜,而吉凶已经大白。表示事态发展显而易见。 |
《周易・系辞上》:“探赜索隐,钩深致远,以定天下吉凶,成天下之娓娓者,莫大乎蓍龟。” |
老龟煮不烂,移祸于枯桑 | 移祸:嫁祸。 把祸患转嫁给别人。比喻有罪过的人安然无事,嫁祸于无辜的人。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15卷:“险些儿送了秀童的性命。正是:老龟煮不烂,移祸于枯桑。” |
兔角龟毛 | 兔生角,龟长毛。都是没有的事。比喻有名无实。 | 《大智度论》第12卷:“如兔角龟毛,亦但有名而无实。” |
蝉腹龟肠 | 古人认为蝉只须饮露,乌龟只要喝水。比喻饥饿之极。 | 《南齐书・王僧虔传》:“蝉腹龟肠,为日已久,饥虎能吓,人遽与肉;饥麟不噬,谁为落毛?” |
龟玉毁椟 | 龟甲和宝玉在匣中被毁坏。比喻辅佐之臣失职而使国运毁败。 | 春秋・孔子《论语・季氏》:“虎兕出於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
鸡胸龟背 | 凸胸驼背。 | 章炳麟《新方言・释形体》:“《说文》:‘奚,大腹也。’今人谓匈(胸)腹间大者为奚匈,呼如鸡匈,遂有‘鸡胸龟背’之语。” |
金龟换酒 | 解下金龟换美酒。形容为人豁达,恣情纵酒。 | 唐・李白《李太白集・对酒忆贺监诗序》:“太子宾客贺公,于长安紫极宫一见余。呼余为谪仙人,因解金龟换酒为乐。” |
龟厌不告 | 指屡加龟卜,致使龟灵厌恶,不再以吉凶告人。比喻很有效的东西,过度使用也会失灵。 | 《诗经・小雅・小旻》:“我龟既厌,不我告犹。” |
诟龟呼天 | 原意为占卜不吉,对占卜器具及天辱骂呼叫。引申为对不幸命运的呼号。 | 《浅论儒家的孝道・再兴国学》:“八十多年前,时人发愤于国之积弱,诟龟呼天。一批深受西学影响又急欲救亡图强的激进青年,以胡适、陈独秀为主将,发起了一场中国近代以来反孔非儒的高潮——‘五四新文化革命运动’”。 |
鼎玉龟符 | 旧指传国之宝及受命之符箓。 | 清・叶廷琯《海录碎事・帝王上》:“干戈揖让取之也殊途,鼎玉龟符成之也一致。” |
龟年鹤寿 | 相传龟、鹤寿有千百之数,因以“龟年鹤寿”比喻人之长寿。或用作祝寿之词。 | 唐・李商隐《祭张书记文》:“神道甚微,天理难究,桂蠹兰败,龟年鹤寿。” |
传龟袭紫 | 指继承高爵显位。汉制,公侯皆佩紫绶龟纽金印。 | 《后汉书・阴识传赞》:“恂恂苗胤,传龟袭紫。”李贤注:“公侯紫绶金印龟纽。” |
龟龙鳞凤 | 传统上用来象征高寿、尊贵、吉祥的四种动物。比喻身处高位德盖四海的人。 | 《汉书・翟方进传》:“太皇太后临政,有龟龙鳞凤之应。” |
老龟烹不烂,移祸于枯桑 | 比喻有罪过的人安然无事,转祸于无辜的人。 | 南朝・宋・刘敬叔《异苑》载:三国时有人献大龟给孙权,孙权命人煮它,烧了一万车柴都煮不烂。诸葛恪建议砍老桑树来煮,结果一煮就烂了。 |
证龟成鳖 | 将乌龟说成甲鱼。比喻蓄意歪曲,颠倒是非。 | 宋苏轼《东坡志林・贾氏五不可》:“晋武帝欲为太子娶妇。卫瓘曰:‘贾氏有五不可:青、黑、短、妒而无子。’竟为群臣所誉娶之,竟以亡晋。……俚语曰‘证龟成鳖’,此未足怪也。以此观之、当云‘证龟成蛇’。……” |
老龟刳肠 | 神龟明知有难也不能渡过。比喻难不能避,祸不能免。 | 战国・宋・庄周《庄子・外物》:“神龟能见梦于元君,而不能避余且之网,知能七十二钻而无遗筴,不能避刳肠之患。” |
不待蓍龟 | 蓍龟:古时卜筮,用蓍草和龟甲,以卜吉凶。 不用占卜就能决定。比喻事情是明摆着的,非常清楚。 |
《周易・系辞上》:“探赜索隐,钩深致远,以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大乎蓍龟。” |
悬龟系鱼 | 指任高官显宦。 | 北宋《新唐书・车服志》:“高宗给五品以上随身鱼袋……天授二年,改佩鱼为。其后三品以上龟袋饰以金,四品以银,五品以铜。中宗初,罢龟袋,复给以鱼。” |
龟鹤遐寿 | 遐:长久。 祝人长寿的颂辞。 |
《抱朴子・对俗》:“知龟鹤之遐寿,故效其道引以增年。” |
龟龙片甲 | 比喻无论巨细都搜罗进来的好东西。 | 唐・张怀瓘《书议》:“麟凤一毛,龟龙片甲,亦无所不录。” |
龟冷支床 | 比喻壮志未酬,蛰居待时。 | 西汉・司马迁《史记・龟策列传褚少孙论》:“南方老人用龟支床足,行二十余岁,老人死,移床,龟尚生不死。” |
龟文鸟迹 | 指古代的象形文字。 | 唐・张彦远《法书要录》第七卷:“颉首四目,通于神明,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迹之象,博彩众美,合而为字,是曰古文。”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龟的成语、带龟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