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齿的成语

带齿的四字成语(共找到137条成语)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唇竭齿寒 见“唇亡齿寒”。 战国・庄子《庄子・胠箧》:“故曰,唇竭齿寒,鲁酒薄而邯郸围,圣人生而大盗起。”
搜根剔齿 比喻故意挑毛病、找岔子。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41回:“只恨黄文炳那厮搜根剔齿,几番唆毒,要害我们。”
切齿腐心 切齿:咬紧牙齿;腐心:形容心中极恨。
形容愤恨到极点。
西汉・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此臣之日夜切齿腐心也。”
灵心慧齿 天资聪慧,口齿伶俐。 清・程羽文《鸳鸯牒》:“蔡文姬灵心慧齿,辱迹穹庐。”
切齿愤盈 切齿:齿相磨切,愤恨。
紧咬牙齿十分愤怒。形容非常愤怒。
东汉・班固《汉书・张奂传论》:“中官世盛,暴恣数十年,四海之内,莫不切齿愤盈。”
难于启齿 启齿:开口。
话很难说出口。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22回:“欲告庆父,而难于启齿,乃于门外号啕大哭。”
明眸皓齿 眸:眸子;眼珠;皓:洁白。
明亮的眼睛;洁白的牙齿。形容女子的美貌;也借指美女。
唐・杜甫《哀江头》诗:“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
灵牙利齿 比喻善于说话的人。 康濯《水滴石穿》第三章:“而这种种心情,竟又使得她这个灵牙利齿忽然笨得再也说不出话来。”
不足挂齿 不足:不值得;挂齿:说起;提到;挂在口上。
不值得在口头上一提。用于对人表示轻蔑;也用于对己表示自谦。也作“不足齿数”。
西汉・司马迁《史记・叔孙通传》:“此皆群盗,鼠窃狗盗耳,何足置之齿牙间?”
皓齿蛾眉 皓:白色的样子;蛾眉:女子修长而美丽的眉毛。
洁白的牙齿,修美的眉毛。形容女子容貌端庄美丽,也喻称美女。
汉・枚乘《七发》:“皓齿蛾眉,命曰伐性之斧。”
齿若编贝 编:顺次第排列;贝:贝壳。
形容牙齿整齐洁白。
《汉书・东方朔传》:“目若玄珠,齿若编贝。”
戴眉含齿 见“戴发含齿”。 清・王夫之《石崖先生传略》:“夫孰知我兄弟之戴眉含齿,抱余疚于泉台也。”
磨牙凿齿 咬牙切齿。形容凶狠的样子。 清・钱谦益《刻忠介公奏议>序》:“呜呼!天地间之元气终不可以灭己,而谗夫小人磨牙凿齿者,相仍而未艾。”
祸发齿牙 说话不谨慎会招来灾祸。 唐・元稹《戒励风俗德音》:“祸发齿牙,言生枝叶,率是道也。”
稚齿婑媠 稚齿:年少;婑媠:美好的样子。
指年轻的美女。
《列子・杨朱》:“穆之后庭,比房数十,皆择稚齿婑媠者以盈之。”
咬人的狗儿不露齿
皓齿青蛾 皓:白的样子;青蛾:指女子用青黛画的眉。
比喻美女或美好的人才。
清・方文《寄怀倪臣北初度》:“美人勿用伤迟暮,皓齿青蛾宁久微。”
瞋目切齿 瞋目:发怒时睁大眼睛。
瞪大眼睛,咬紧牙齿。形容极端愤怒的样子。
西汉・司马迁《史记・张仪列传》:“是故天下之游谈士莫不日夜扼腕瞋目切齿以言从之便,以说人主。”
犬马之齿 齿:年轮。
自己的年龄。
宋・杨万里《答张子仪尚书》:“今兹犬马之齿,七十有六矣。”
投梭折齿 投梭:用梭子掷人。
比喻女子抗拒男子的挑逗引诱。
《晋书・谢鲲传》:“邻家高氏女有美色,鲲尝挑之,女投梭,折其两齿。”
生齿涂炭
令人切齿 令:使;切齿:牙齿相磨切,表示极其愤恨。
使人非常愤恨。
西晋・陈寿《三国志・魏志・王肃传》:“着《史记》非贬孝武,令人切齿。”
切齿痛心 切齿:咬紧牙齿;痛心:形容心中极恨。
形容愤恨到极点。
《战国策・燕策三》:“此臣日夜切齿腐心也。”《史记・刺客列传》:“此臣之日夜切齿腐心也。”
齿剑如归 犹言视死如归。 《晋书・列女传论》:“比夫悬梁靡顾,齿剑如归,异日齐风,可以激扬千载矣。”
斗牙拌齿 犹言斗口齿。以戏言相挑逗。斗,通“逗”。 《醒世姻缘传》第一回:“众人虽俱是珍哥的旧日相知,只因从良以后便也不好十分斗牙拌齿,说了几句正经话,吃了几杯壮行酒。”
齿牙为猾 谓谗言造成灾祸。 《国语・晋语一》:“献公卜伐骊戎,史苏占之,曰:‘胜而不吉。’公曰:‘何谓也?’对曰:‘遇兆,挟以衔骨,齿牙为猾。”
齿牙馀论 比喻随口称誉的话。 《南史・谢脁传》:“士子声名未立,应共奖成,无惜齿牙馀论。”
齿颊生香 嘴边觉有香气生出。形容谈及之事使人产生美感。 清・黄景仁《即席分赋得卖花声》之二:“怜他齿颊生香处,不在枝头在担头。”
肩从齿序 并肩相从,依年齿以序长幼。谓僚友交游。 宋・欧阳修《与员外书》:“修本愚无似,固不足希执友之游;然而群居平日,幸得肩从齿序,跪拜起居,窃兄弟行。”
蓬头厉齿 形容头发蓬松,牙齿缺落,年高衰老的容态。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齿的成语、带齿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