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齐的成语

带齐的四字成语(共找到106条成语)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与日月齐光 同日月一样有光辉。 战国・楚・屈原《楚辞・涉江》:“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
齐心一力 同“齐心协力”。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臧洪传》:“凡我同盟,齐心一力,以致臣节,陨首丧元,必无二志。”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提高自身修养,理好家政,治理好所在的地区,最后使全国安宁。 西汉・戴圣《礼记・大学》:“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协力齐心 思想一致,共同努力。亦作“协心同力”、“协力同心”。 清・林则徐《密陈以重赏鼓励定海民众诛灭敌军片》:“吾民协力齐心,歼除非种,断不至于误杀。”
酒介齐眉
一齐众咻 咻:喧闹。
一个人教导,众人吵闹干扰。比喻学习的环境不好,干扰很大。
战国・孟子《孟子・滕文公下》: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齐也,不可得矣。
鼓乐齐鸣 击鼓和奏乐声一齐响。形容热闹景象。 郭沫若《虎符》第二幕:“群众起来,鼓乐齐鸣。”
齐大非耦 旧时凡因不是门当户对而辞婚的,常用此话表示不敢高攀的意思。 春秋・左丘明《左传・桓公六年》:“齐侯欲以文姜妻郑大子忽,大子忽辞。人问其故,大子曰:‘人各有耦,齐大,非吾耦也。’”
比肩齐声 比喻地位、声望相等或相近。 西晋・陈寿《三国志・吴书・吾粲传》:“虽起孤傲,与同郡陆逊、卜静等比肩齐声矣。”
齐整如一 非常整齐。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郑浑传》:“入魏郡界,村落齐整如一,民得财足用饶。”
齐驱并驾 同“并驾齐驱”。 宋・张戒《岁寒堂诗话》下卷:“气象廓然,可与《两都》、《三京》齐驱并驾矣。”
修齐治平 泛指伦理哲学和政治理论。 西汉・戴圣《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洪福齐天 洪福:大福。
指福气和天一样高大。旧时称颂人福气大。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63回:“一则是那国王洪福齐天,二则是贤昆玉神通无量,我何功之有!”
白首齐眉 夫妻到老相敬爱。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二》:“邹夫人白首齐眉,然晚岁丧明,家计亦薄。”
参差不齐 参差:长短、高低、大小不一致。
形容很不整齐或水平不一。
东汉・班固《汉书・扬雄传下》:“仲尼以来,国君将相,卿士名臣,参差不齐,壹概诸圣。”
齐镳并驱 同“并驾齐驱”。 清・俞樾《茶香室丛钞・刘将军》:“吾尝览《后魏书》,见杨大眼者,武伎绝伦,战功居最,其妻潘氏,颇善骑射,至于攻战游猎之际,潘于戎装,齐镳并驱。”
见德思齐 见“见贤思齐”。 春秋・孔子《论语・里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舛错不齐 参差错杂。
齐天洪福 称颂人福气大,与天相齐。 明・无名氏《献蟠桃》第四折:“众群仙都来祝寿,金銮殿乐奏箫韶,愿圣主齐天洪福,祝延龄万国来朝。”
齐傅楚咻 傅:辅助,教导;咻:吵闹。
齐人辅导,楚人干扰。比喻势孤力单,观点或意见支持的人很少。
战国・孟子《孟子・滕文公下》: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
权均力齐 双方权势相当,不相上下。 晋・袁宏《后汉纪・光武帝纪》:“不同心并力则不能自守,权均力齐又不相率,当推一人为将军,共全五郡,观世变动。”
头齐脚不齐
齐东野语 齐东:齐国的东部;野语:乡下人的话。
孟子蔑视农民,认为他们说的话没有根据,听信不得。比喻荒唐而没有根据的话。
战国・孟子《孟子・万章上》:“此非君子之言,齐东野人之语也。”
衣冠齐楚 冠:帽子。
衣帽穿戴得很整齐,很漂亮。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8卷:“那太医衣冠齐楚,气宇轩昂。”
火齐木难 火齐:宝石名;木难:宝珠名。
比喻珍奇难得之物。多指诗文书画等。
汉・班固《西都赋》:“翡翠火齐,流耀含英。”三国・魏・曹植《美女篇》:明珠交玉体,珊瑚间木难。
齐眉举案 同“举案齐眉”。 元・于伯渊《点绛唇》套曲:“言行功容,四德三从,孟光合配梁鸿。怎教他齐眉举案劳尊重,俏书生别有家风。”
万有不齐 指世上一切事物并不整齐划一而是各有各的特殊情况。
方驾齐驱 方驾:并排驾马车;齐驱:一齐快跑。
并排套着几匹马一齐快跑。比喻彼此力量、地位、才能等不相上下。
《北史・周宣帝纪》:“令四后方驾齐驱,或有先后,便加谴责。”
导德齐礼 指用道德诱导,用礼教整顿,让百姓归服。 春秋・孔子《论语・为政》:“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案举齐眉 见“举案齐眉”。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齐的成语、带齐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