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鼓的成语

带鼓的四字成语(共找到161条成语)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鼓吻弄舌 鼓弄唇舌。 《花月痕》第四四回:“又有一个枭鸟,在秋心院上,鼓吻弄舌,叫得跛脚毛发森竖!”
打边鼓 指从旁鼓吹、协助。 鲁迅《集外集・序言》:“只因为那时诗坛寂寞,所以打打边鼓,凑些热闹。”
擂鼓筛锣 擂鼓:急击鼓。
筛锣:敲锣。
敲锣打鼓。形容大声吵闹。也比喻竭力把事情夸大。
元・杜仁杰《耍孩儿・庄家不识构阑》曲:“抬头觑是个钟楼模样,往下觑却是人旋窝。见几个妇女向台儿上坐,又不是迎神赛社,不住的擂鼓筛锣。”
摇铃打鼓 摇动着铃,敲打着鼓。比喻大声张扬,喧哗吵闹。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62回:“既是你乔亲家爹主张,兑三百二十两,抬了来罢!休要只顾摇铃打鼓的了。”
悬羊打鼓 悬:吊挂。
把羊吊起来,使羊脚乱动击鼓。古代作战时使用空营诱惑敌人。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57回:“又暗令兵士通知各位元帅,将各营虚设旗帐,悬羊打鼓。”
悬鼓待椎 《渊鉴类函·乐·鼓二》引明陈耀文《天中记》:“宋范仲淹一日携子纯仁访民家。
民舍有鼓为妖。坐未几,鼓自风滚至庭不已,民舍皆股栗。仲淹徐谓纯仁曰:‘此鼓久不击,见好客至,故自来庭以寻槌耳。
’令纯仁削槌以副之,其鼓立碎。”因以“悬鼓待椎”喻急不可待。
《渊鉴类函・乐・鼓二》引明陈耀文《天中记》:“宋范仲淹一日携子纯仁访民家。民舍有鼓为妖。坐未几,鼓自风滚至庭不已,民舍皆股栗。仲淹徐谓纯仁曰:‘此鼓久不击,见好客至,故自来庭以寻槌耳。’令纯仁削槌以副之,其鼓立碎。”
摇唇鼓舌 鼓舌:嚼舌头;指诡辨。
摇动嘴唇;鼓动舌头。形容利用口才进行煽动或游说。
战国・庄子《庄子・盗跖》:“不耕而食,不织而衣,摇唇鼓舌,擅生是非。”
鼓唇咋舌 同“鼓唇摇舌”。 清・钱泳《履园丛话・旧闻・席氏多贤》:“而胥吏衙役辈鼓唇咋舌,欲以罔利。”
扬锣捣鼓 扬:摇。
比喻大声张扬,喧哗吵闹。
曾朴《孽海花》第23回:“料想雯青这回必然要扬锣捣鼓的大闹,所以张夫人身虽在这边,心却在那边。”
村箫社鼓 指民间鼓乐。
撞钟击鼓 奏乐,指寺院的晨钟暮鼓。 战国・郑・墨翟《墨子・非乐上》:“撞巨钟,击鸣鼓。”
蒙在鼓里 比喻受人蒙蔽,对有关的事情一点儿也不知道。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12回:“只可怜同秀如蒙在鼓里。”
夕鼓晨钟
破鼓乱人捶 比喻人失势受到大家的欺侮。 冯骥才《神鞭》:“好啊!破鼓乱人捶呀!等三爷把傻巴儿的辫子揪下来,就砸你的铺子!”
含哺鼓腹 哺:口中所含的食物;鼓腹:鼓起肚子,即饱食。
口含食物,手拍肚子。形容太平时代无忧无虑的生活。
庄周《庄子・马蹄》:“夫赫胥氏之时,民居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含哺而熙,鼓腹而游,民能以此矣。”
紞鼓留公 形容地方官吏有政绩,深受百姓爱戴。 晋书・邓攸传:攸在郡刑政清明,百姓欢悦,为中兴良守。后称疾去职。郡常有送迎钱数百万,攸去郡,不受一钱。百姓数千人留牵攸船,不得进,攸乃小停,夜中发去。吴人歌之曰:“紞如打五鼓,鸡鸣天欲曙。邓侯拖(一作挽)不留,谢令推不去。”
欢欣鼓舞 欢欣:快乐而兴奋;鼓舞:振奋。
指快乐得欢舞跳跃。形容非常高兴;非常振奋。
宋・苏轼《上知府王龙图书》:“自公始至,释其重荷……是故莫不欢欣鼓舞之至。”
鼓唇摇舌 耍嘴皮,嚼舌头。形容耍弄嘴皮进行挑拨煽动。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三回:“何必借我们,你鼓唇摇舌的, 自己开心作戏,却说是称功颂德呢。”\"\"\"
朝钟暮鼓 佛寺晨撞钟,暮击鼓以报时。 唐・李咸用《山中》诗:“朝钟暮鼓不到耳,明月孤云长挂情。”
钟鼓馔玉 谓鸣钟鼓,食珍馐。形容富贵豪华的生活。 唐・李白《将进酒》诗:“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鼓足干劲 鼓:鼓动,振作。
把劲头鼓足,准备做事。
朱德《上黔灵山》:“青年子弟多豪俊,鼓足干劲建家乡。”
破鼓众人敲 形容倒霉时被众人欺辱的情况。
谏鼓谤木 谏鼓:相传尧曾在庭中设鼓,让百姓击鼓进谏;谤木:相传舜在交通要道立木牌,让百姓在上面写谏言。
指广开言路,听取各方意见。
《淮南子・主术训》:“故尧置敢谏之鼓,舜立诽谤之木。”《后汉书・杨震传》:臣闻尧舜之时,谏鼓谤木,立之于朝。
如鼓瑟琴
尧鼓舜木 尧、舜:古代传说中的两位贤君;鼓:谏鼓;木:箴木。
尧门旁设谏鼓,舜门外置箴木。形容君主贤明,能随时接受意见,听取忠告。
《旧唐书・褚亮传》:尧木纳谏,舜木求箴。
对牛鼓簧 见“对牛弹琴”。 战国・庄子《庄子・齐物论》“彼非所明而明之,故以坚白之昧终”晋・郭象注:“是犹对牛鼓簧耳,彼竟不明,故己之道术终于昧然也。”
胶柱鼓瑟 胶:用胶粘住;柱:瑟上调音用的短木;鼓:弹奏;瑟:一种古乐器。
用胶把柱粘住;再去弹瑟;比喻拘泥固执而不知变通。
西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
击鼓鸣金 古时两军作战时用鼓和金发号施令,击鼓则进,鸣金则退。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三回:“张辽可使击鼓鸣金,许褚可使牧羊放马。”
旗鼓相当 旗鼓:古时作战以摇旗击鼓指挥进退。
比喻双方力量不相上下。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隐嚣传》:“如令子阳到汉中、三辅,愿因将军兵马,旗鼓相当。”
腰鼓兄弟 腰鼓:古乐器,两头粗,中间细。
比喻兄弟辈里居中的的那一个较差。
《齐书・沈冲传》:“冲与兄淡渊,名誉有优劣,世号为腰鼓兄弟。”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鼓的成语、带鼓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