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鹤的成语

带鹤的四字成语(共找到134条成语)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鸡群之鹤
鸾音鹤信 比喻仙界的音信。 唐・罗隐《淮南高骈所造迎仙楼》诗:“鸾音鹤信杳难回,凤驾龙车早晚来。”
鹤唳风声 唳:鸟鸣。
听到风声和鹤叫声,都疑心是追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
《晋书・谢玄传》:“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
松鹤遐龄
枯鱼病鹤 比喻处境穷困之士。 明・高濂《玉簪记》:“似枯鱼病鹤,空怀霄汉,挨着寒鸡茅店。”
续凫截鹤 比喻违失事物本性,欲益反损。 语出《庄子・骈拇》:“长者不为有余,短者不为不足。是故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
鹤骨松姿 清奇不凡的气质。多指修道者的形貌。 金・元好问《普照范炼师写真》诗之三:“鹤骨松姿又一奇,化身千亿更无疑。”
骑鹤上扬州 后因以比喻欲集做官、发财、成仙于一身,或形容贪婪、妄想。 南朝・梁・殷芸《小说》卷六:“有客相从,各言所志:或原为扬州刺史,或原多赀财,或原骑鹤上升,其一人曰:‘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欲兼三者。”
鹤鸣九皋 九皋:深泽。
鹤鸣于湖泽的深处,它的声音很远都能听见。比喻贤士身隐名著。
《诗经・小雅・鹤鸣》:“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
松形鹤骨 形容仪容清癯、轩昂。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五回:“玄德视其人,松形鹤骨,器宇不凡。”
白鹤晾翅 太极拳的一个拳式,动作像站定的白鹤张开翅膀晾着。
童颜鹤发 颜:脸色。
仙鹤羽毛似雪白的头发,孩子似的红润的面色。形容老年人气色好。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5回:“策见其人,童颜鹤发,飘然有出世之姿。”
焚琴鬻鹤 犹焚琴煮鹤。 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二:“焚琴鬻鹤,伧父所为,不图出之改之。”
鸡群鹤立 参见[鹤立鸡群]。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唳:鸟鸣。
听到风声和鹤叫声,都疑心是追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
《晋书・谢玄传》:“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
鹤处鸡群 同“鹤立鸡群”。 《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遥望而清风宛在,鹤处鸡群;近观而光彩射人,龙来洞口。”
断鹤续凫 截短仙鹤的长腿;接长野鸭的短腿。比喻做事生搬硬套;违反规律。续:接续。
凫:野鸭子。
庄周《庄子・骈拇》:“长者不为有余,短者不为不足。是故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
鹤鸣之士 指有才德声望的隐士。 《周易・中孚》:“鹤鸣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
骑鹤扬州 同“骑鹤上扬州”。 宋・吴礼之《风入松・江景》词:“恬然云水无贪吝,笑腰缠,骑鹤扬州。”
猿悲鹤怨 猿和鹤凄厉地啼叫。 宋・朱熹《送籍溪胡丈赴馆供职》诗之二:“猿悲鹤怨因何事?只恐先生袖手归。”
孤云野鹤 旧指闲散自在,不求名利的人。 唐・刘长卿《送方外上人》诗:“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猿啼鹤唳 猿和鹤凄厉地啼叫。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五十三回:“两崖分虎踞龙盘,四面有猿啼鹤唳。”
去如黄鹤 去:离开。
如同仙人骑着黄鹤一般,飞走之后再没回来。比喻走得无影无踪。
唐・崔灏《黄鹤楼》诗: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风声鹤唳 唳:鹤鸣声。
风吹的响声和仙鹤的叫声。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扰。
唐・房玄龄《晋书・谢玄传》:“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
野鹤孤云 见“闲云孤鹤”。 宋・王千秋《临江仙》词:“野鹤孤云元自在,刚论隐豹冥鸿。”
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 腰缠:指随身携带的财物;贯:旧时用绳索穿钱,每一千文为一贯。
装着很多钱,骑着鹤到扬州去遨游。比喻钱财极多。
南朝・梁・殷芸《商芸小说・吴蜀人》:有客相从,各言所志,或原为扬州刺史,或原多赀财,或原骑鹤上升。其一人曰:‘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欲兼三者。
截鹤续凫 比喻事物勉强替代,失其本性。 庄周《庄子・骈拇》:“长者不为有余,短者不为不足。是故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
槛花笼鹤 栅栏中的花、笼中的鹤。比喻受到约束的人或物。 清・龚自珍《好事近・行箧中有像一幅以词为赞》:“倘然生小在侯家,天意转孤负。作了槛花笼鹤,怎笑狂如许!”
羊公之鹤 羊公:指晋朝征南大将军羊祜。
原指羊公不舞之鹤。现比喻名不副实。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庾失小望,遂名之为羊公鹤。昔羊叔子有鹤善舞,尝向客称之。客试使驱来,氃氋而不肯舞,故称比之。
闲云野鹤 闲:无拘束。
飘浮的云,野生的鹤。旧指生活闲散、脱离世事的人。
宋・尤袤《全唐诗话》卷六:“州亦难添,诗亦难改,然闲云孤鹤,何天而不可飞。”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鹤的成语、带鹤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