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鹄的成语
带鹄的四字成语(共找到44条成语)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缘鹄饰玉 | 缘鹄:因某种机缘把鹄鸟做成羹,献给对方吃;饰玉:修饰玉鼎,造成美观的效果,让对方看了高兴。 指因缘时会而登上高位。 |
战国・楚・屈原《楚辞・天问》:“缘鹄饰玉,后帝是飨。” |
孤鸿寡鹄 | 孤:孤单;鸿:鸿雁;寡:失偶的妇人;鹄:天鹅。 孤独失伴的天鹅。比喻失去配偶的男女。 |
明・无名氏《鸣凤记・邹慰夏孤》:“向日蚕桑动,忽相逢孤鸿寡鹄,无门投控,飞鸟依人情可悯。” |
鸾停鹄峙 | 见“鸾鹄停峙”。 | 明・袁宏道《寿洪太母七十序》:“子十有一人,孙三十有许人,鸾停鹄峙,琼芬蕙列。” |
心有鸿鹄 | 鸿鹄:天鹅。 多形容学习、工作不专心。 |
战国・孟子《孟子・告子上》:“使奕秋诲二人奕,惟奕秋之所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 曰:非然也。 |
鹄峙鸾停 | 形容人仪态端庄,姿容秀美。 | 明无名氏《四贤记・会母》:“看他眉儿秀,额儿峣,鹄峙鸾停一俊髦。” |
鹄面鸠形 | ①面容枯樵,形体瘦削。形容饥疲的样子。②指枯樵瘦削的人。 | 《明史・忠义传七・耿廷箓》:“小怨必报,何不大用于断头饮血之元凶;私恩必酬,何不广用于鹄面鸠形之赤子。” |
燕雀安知鸿鹄志 | 鸿鹄:天鹅。 比喻庸俗的人不能理解志向远大者的抱负。 |
西汉・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嗟呼,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 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 | 西汉・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嗟呼,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
刻鹄不成尚类鹜 | 刻:刻画;鹄:天鹅;鹜:鸭子。 刻画天鹅不像倒像鸭子。比喻模仿失败,劝诫人不要好高骛远。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马援传》:“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 |
乌面鹄形 | 脸黑如乌,身瘦如鹄。形容人困饿潦倒之状。 | 《南史・侯景传》:“百姓流亡,死者涂地……其绝粒久者,乌面鹄形。” |
杳然黄鹄 | 杳:无影无声;黄鹄:传说中仙人所乘的鹤。 原指传说中仙人骑着黄鹤飞去,从此不再回来。现比喻无影无踪或下落不明。 |
唐・钱起《送张五员外东归楚州》:杳然黄鹄去,未负白云期。 |
燕雀不知鸿鹄志 | 鸿鹄:天鹅。 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 |
清・黄世仲《洪秀全演义》第21回:“乃向其乡人说道:‘我今将为状元,不久便作开国元勋矣!何以贺我?’乡人益非之。刘赞臣叹道:‘此所谓燕雀不知鸿鹄志也。’” |
蜂房不容鹄卵 | 鹄:天鹅。 蜂房装不下天鹅蛋。比喻小容器装不下体积大的东西。 |
《淮南子・汜论训》:牛蹄之涔,不能生鳣鲔,而蜂房不容鹄卵,小形不足以包大体也。 |
鸿鹄将至 | 鸿鹄:天鹅。 指学习不专心。现表示将有所得。 |
战国・孟子《孟子・告子上》:“使奕秋诲二人奕,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奕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
离鸾别鹄 | 见“离鸾别凤”。 | 清・俞达《青楼梦》第五十八回:“如今是痴梦、好梦、富贵梦都已醒来,觉得依旧,与未梦时反添了许多惆怅,费了许多精神,徒替他们勤作护花铃,而到底终成离鸾别鹄。” |
鸾鹄停峙 | 像鸾鹄似地停息直立。用以比喻子孙贤俊。 | 唐・韩愈《殿中少监马君墓志》:“退见少傅,翠竹碧梧,鸾鹄停峙,能守其业者也。” |
寡鹄孤鸾 | 孤鸾:无偶的友鸾,比喻死去了配偶的男子;寡鹄:比喻寡妇。 指失偶的男女。 |
汉・王褒《洞箫赋》:“孤雌寡鹤,娱优乎其下兮。” |
画龙刻鹄 | 比喻好高鹜远,终无成就。同“画虎刻鹄”。 | 清・唐孙华《送吴振西北游》诗:“东箭南金谁国士,画龙刻鹄半虚名。” |
鸡伏鹄卵 | 伏:孵卵;鹄:天鹅。 用鸡来孵天鹅蛋。比喻才小难当大任。 |
战国・宋・庄周《庄子・庚桑楚》:“奔蜂不能化藿蠋,越鸡不能伏鹄卵。” |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 | 鸿鹄:天鹅。 天鹅高高飞翔,一飞千里。指人有雄才大略。 |
西汉・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鸿鹄高飞,一举千里。” |
寡凫单鹄 | 原是古代的琴曲名。后比喻失去配偶的人。 | 《西京杂记》卷五:“齐人刘道强善弹琴,能作单鹄寡凫之弄。听者皆悲,不能自摄。” |
刻鹄成鹜 | 见“刻鹄类鹜”。 | 清・卷鑫《序》:“又或食古如鲠,刻鹄成鹜。” |
画虎刻鹄 | ①比喻好高鹜远,终无成就。②比喻好事做不成,反变了坏事。 | 《东观汉记・马援传》:“与兄子严敦书曰:‘学龙伯高不就,犹为谨饬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效杜季良而不成,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也。’” |
刻鹄不成 | 刻:刻画;鹄:天鹅。 刻画天鹅不像倒像鸭子。比喻模仿失败,劝诫人不要好高骛远。 |
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七回:“择浅近者读之,还是刻鹄不成类鹜之意。” |
鸠形鹄面 | 鸠:斑鸠;鹄:天鹅。 像斑鸠的形体(腹部低陷;胸骨空出);像黄鹄的脸面(苍黄而瘦削)。形容身体瘦削;面容憔悴。 |
清・黄景仁《尹六丈为我作云峰阁图歌以为赠》:“弄君笔头随意之丹青,使我鸠形鹄面生光莹。” |
鸾鹄在庭 | 谓鸾鹄峙立于庭。比喻子孙贤俊。 | 宋・苏轼《祭张文定公文》:“寿考之余,报施亦丰。一子四孙,鸾鹄在庭,以华其终。” |
燕跃鹄踊 | 形容迅捷威猛。 | 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一:“[古冶子]左手持鼋头,右手挟左骖,燕跃鹄踊而出。仰天大呼,水为逆流三百步。” |
鹄峙鸾翔 | 形容笔势挺拔而飘逸。 | 清蒲松龄《拟上万几之暇临摹法书特赐诸臣御书各一幅群臣谢表》:“迨后羲献齐名,喜行间之萦蛇绾蚓;柳颜并着,惊纸上之鹄峙鸾翔。” |
单鹄寡凫 | 鹄:天鹅;凫:罢鸭。 孤单的天鹅,独居的野鸭。原是古代的琴曲名。后比喻失去配偶的人。 |
《西京杂记》卷五:“齐人刘道强善弹琴,能作单鹄寡凫之弄。听者皆悲,不能自摄。” |
鸢肩鹄颈 | 如鸢之耸肩,如鹄之伸颈。形容伏案苦思的样子。 | 李涵秋《杂咏》之三:“鸢肩鹄颈作诗苦,寒不能衣饥不煮。”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鹄的成语、带鹄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