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鸣的成语

带鸣的四字成语(共找到138条成语)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哽噎难鸣 哽:声气阻塞;噎:嗓子被食物堵塞。
形容悲痛气塞,哭不出声或说不出话的样子。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14回:“巧姐听了,不敢回言,只气得哽噎难鸣的哭起来了。”
蚓窍蝇鸣 从蚯蚓孔发出像苍蝇一样的嗡嗡叫声。比喻声响微不足道。也比喻没有多大的才能。 唐・轩辕弥明《石鼎联句》:时于蚯蚓窍,微作苍蝇鸣。
鼎食钟鸣 钟:古代乐器;鼎:古代炊器。
击钟列鼎而食。形容贵族的豪华排场。
西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洒削,薄技也,而郅氏鼎食。马医浅方,张里击钟。唐・王勃《滕王阁序》:“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
鸣凤朝阳 《诗·大雅·卷阿》:“凤皇鸣矣,于彼高冈。
梧桐生矣,于彼朝阳。”郑玄笺:“凤皇鸣于山脊之上者,居高视下,观可集止,喻贤者待礼乃行,翔而后集。
梧桐者,犹明君出也。生于朝阳者,被温仁之气,亦君德也。”后因以“鸣凤朝阳”比喻贤臣遇明君。
《诗经・大雅・卷阿》:“凤皇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幼学琼林・卷一・文臣类》:“李善感直言不讳,竞称鸣凤朝阳。”
击鼓鸣金 古时两军作战时用鼓和金发号施令,击鼓则进,鸣金则退。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三回:“张辽可使击鼓鸣金,许褚可使牧羊放马。”
锵金鸣玉 金玉相撞而发声。比喻音节响亮,诗句优美。 唐・骆宾王《帝京篇》:“绣柱璇题粉壁映,锵金鸣玉王侯盛。”
狗盗鸡鸣 ①比喻具有微末技能。②比喻偷偷摸摸。 金・元好问《示怀祖》诗:“狗盗鸡鸣皆有用,鹤长凫短果如何?”
瓦釜之鸣 瓦釜:古代简单的乐器,比喻庸才。
庸才显赫。比喻无德无才的人占据高位,威风一时。
唐・柳宗元《代人进瓷器状》:“且无瓦釜之鸣,是称土铏之德。”
鳌鸣鳖应 比喻声气相通,互相感应。
百家争鸣 百家:原指先秦时代各种思想流派;后指各种政治、学术思想;鸣:指发表意见。
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产生了各种思想流派;如儒、道、法、墨、阴阳、名、纵横、杂、农等名家称为诸子百家。他们各自著书立说;在政治上、学术上展开争论呈现出繁荣景象;后世称为百家争鸣。今指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
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凡诸子百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联合诸侯。”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比喻艺术及科学的不同派别及风格自由发展与争论。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的方针,是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
东鸣西应 谓各方面互有联系,互相影响。 蔡元培《欧美国学会丛刊发刊词》:“海通以来……自一缕一针之细故,以至政治风俗之大端,无不东鸣西应,速于邮命。”
鸣鼓而攻之 比喻宣布罪状,遣责或声讨。 春秋・孔子《论语・先进》:“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狐鸣鱼书 《史记·陈涉世家》:“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闲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后因以“狐鸣鱼书”指起事者动员群众的措施。
西汉・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閒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驴鸣犬吠 如同驴叫狗咬一般。形容文字言语拙劣。 唐・张鷟《朝野佥载》第六卷:“唯有韩陵山一片石堪共语,薛道衡、卢思道少解把笔,自余驴鸣狗吠,聒耳而已。”
大鸣大放 鸣:有所发抒;放:发出,开出。
指群众在对某些重大问题的看法上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篝火狐鸣 夜里把火放在笼里,使隐隐约约象磷火,同时又学狐叫。这是陈涉、吴广假托狐鬼之事以发动群众起义的故事。后用来比喻策划起义。 西汉・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鼎食鸣锺 见“鼎食鸣钟”。
狐鸣鱼出 鸣:叫。
指动员众人起事。
西汉・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夜篝火,狐鸣曰:‘大楚兴,陈胜王。’”
鸣鼓而攻 大张旗鼓地加以讨伐。 春秋・孔子《论语・先进》:“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不平则鸣 鸣:发出声音;指有所抒发或表示。
事物不平静就会发出响声。指人遇到不公平的事;就会发出不满的呼声和反抗。
唐・韩愈《送孟东野序》:“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鸣珂锵玉 玉珂鸣响,佩玉铿锵。比喻显贵。 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先兆》:“寻尚主,拜驸马都尉,鸣珂锵玉,出入禁挞,良田甲第,珍宝奇玩,豪华富贵,冠于一时。”
狐鸣篝中 见“狐鸣鱼书”。 清・邹容《革命军》第一章:“此自秦以来,所以狐鸣篝中,王在掌上,卯金伏诛,魏史当涂。”
弄口鸣舌 弄口:逞巧辩,搬弄是非;鸣:发声。
掉弄口舌。指巧言辩饰或挑拔是非。
南朝・梁・任昉《奏弹范缜》:“弄口鸣舌,只足饰非。”
得意自鸣 鸣:表达。
自以为了不起,表示很得意。
清・陈琅《玉狮堂传奇・回流记・罢宴》:“笑他井底响繁蛙,得意自鸣,甘居人下。”
鸣钟食鼎 见“鸣钟列鼎”。 汉・张衡《西京赋》:“击钟鼎食,连骑相过。”
蛙鸣鸱叫 鸱:鸱鸟。
青蛙鸣,鸱鸟叫。比喻浅陋拙劣的文词。
韩愈《平淮西碑》清・储欣评:“段文昌以骈四俪六蛙鸣鸱叫之音,易钧天之奏,真不识人间有廉耻事。”
潮鸣电挚 极言气势大、速度快。 鲁迅《集外集・斯巴达之魂》:“惟见如火如荼之敌军先锋队,挟三倍之势,潮鸣电掣以阵于斯巴达军后。”
鸡鸣馌耕 比喻妇女勤俭治家。语本《诗·郑风·女曰鸡鸣》:“女曰鸡鸣,士曰昧旦。
”又《豳风·七月》:“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
《诗经・豳风・七月》:“同我妇子,馌彼南亩。”
鸣玉曳组 佩玉饰曳印组。谓任高官。 北宋《新唐书・李纲传》:“今新造天下,开太平之基,功臣赏未及遍,高才犹伏草茅,而先令舞胡鸣玉曳组,位五品,趋丹地,殆非创业垂统,贻子孙之道也。”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鸣的成语、带鸣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