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鸠的成语

带鸠的四字成语(共找到27条成语)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鸠工庀材 庀:准备;具备。
招集工匠;准备材料。
唐・李方郁《修中岳庙记》:“岂可不成耶?遂鸠工庀材,四旬而就。”
鸠车竹马 鸠车、竹马:儿童玩具。
借指童年。
清・曹寅《集余园看梅同人限字赋诗追忆昔游有感而作》:“鸠车竹马曾经处,鲐背庞眉识此生。”
鹊巢鸠据 同“鹊巢鸠居”。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鬼求人》:“夫鹊巢鸠据,事理本直。”
尸鸠之平 尸鸠:亦作“鸤鸠”,即布谷鸟,传说它哺育群雏时能平均如一。
比喻一视同仁。亦作“尸鸠之仁”。
《诗经・曹风・鸤鸠》:“鸤鸠在桑,其子七兮。”毛亨传:“鸤鸠之养其子,朝从上下,暮从下上,平均如一。”
尸鸠之仁 尸鸠:布谷鸟;仁:仁爱。
布谷鸟哺育群雏能平均如一。比喻君主能公平对待臣民的仁爱。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任城威王彰传》:“七子均养者,尸鸠之仁也。”
鹊巢鸠占 斑鸠不会做窠,常强占喜鹊的窠。本指女子出嫁,定居于夫家。后比喻强占别人的住处。 《诗经・召南・鹊巢》:“维鹊有巢,维鸠居之。”
鸴鸠笑鹏
鹄面鸠形 ①面容枯樵,形体瘦削。形容饥疲的样子。②指枯樵瘦削的人。 《明史・忠义传七・耿廷箓》:“小怨必报,何不大用于断头饮血之元凶;私恩必酬,何不广用于鹄面鸠形之赤子。”
跌弹斑鸠 指中弹落地的斑鸠。喻指失意落寞或受挫神伤的人。
鹊巢鸠踞 同“鹊巢鸠居”。 清・黄六鸿《福惠全书・奸情总论》:“甚至鹊巢鸠踞,故为失昼之枭,蛇与龟盘,反作旁观之鳖。”
鹊巢鸠佔 本喻女子出嫁,住在夫家。后比喻强占别人的房屋、土地、妻室等。同“鹊巢鸠居”。
献鸠放生 揭露了某些人只讲形式,不讲效果,沽名钓誉,假仁假义的伪善行为。
鹊巢鸠主 同“鹊巢鸠居”。 清・蒋士铨《贺新凉・再叠韵束心斋》:“费商量、虎威狐假,鹊巢鸠主。”
鸠居鹊巢 《诗·召南·鹊巢》:“维鹊有巢,维鸠居之。
”毛传:“鸤鸠不自为巢,居鹊之成巢。
”后用“鸠居鹊巢”比喻强占他人的居处或措置不当等。
《诗经・召南・鹊巢》:“维鹊有巢,维鸠居之。”毛传:“鳲鸠不自为巢,居鹊之成巢。”
鸠形鹄面 鸠:斑鸠;鹄:天鹅。
像斑鸠的形体(腹部低陷;胸骨空出);像黄鹄的脸面(苍黄而瘦削)。形容身体瘦削;面容憔悴。
清・黄景仁《尹六丈为我作云峰阁图歌以为赠》:“弄君笔头随意之丹青,使我鸠形鹄面生光莹。”
雀喧鸠聚 形容纷乱吵闹。 唐・罗隐《题润州妙善前石羊》诗:“还有市薼沽酒客,雀喧鸠聚话蹄涔。”
鹰化为鸠,众鸟犹恶其眼 鸠:斑鸠;憎:憎恨。
鹰变化为斑鸠,其他的斑鸠仍厌恶它的目光。比喻外表变化,凶恶的本性不改,仍遭厌恶。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鹰化为鸠,至于识者犹憎其眼。”
鸠集凤池 比喻庸才居要位。 《资治通鉴・唐纪则天后圣历二年》:“内史王及善虽无学术,然清正难夺,有大臣之节。”胡三省注:“《朝野佥载》曰:‘王及善才行庸猥,风神钝浊,为内史时,人号为“鸠集凤池”。’”
鸠占鹊巢 鸠性拙;不善营巢;而占居鹊所成之巢。 《诗经・召南・鹊巢》:“维鹊有巢,维鸠居之。”
鹰化为鸠,犹憎其眼 鸠:斑鸠;憎:憎恨。
鹰变化为斑鸠,其他的斑鸠仍厌恶它的目光。比喻外表变化,凶恶的本性不改,仍遭厌恶。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鹰化为鸠,至于识者犹憎其眼。”
鸠僭鹊巢 同“鸠居鹊巢”。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十七卷:“若是小婿承受,外人必有逐子爱婿之谤。鸠僭鹊巢,小婿亦被人谈论。”
鸠夺鹊巢 斑鸠占了喜鹊的窝。比喻强占别人的地方或位置。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三回:“今袁熙,袁尚兵败将亡,无处依栖,来此相投,是鸠夺鹊巢之意也。”
鹊笑鸠舞 喜鹊欢叫,斑鸠飞舞。旧时用作喜庆的祝辞。 汉・焦延寿《易林》卷六:“鹊笑鸠舞,来遗我酒。”
化枭为鸠 比喻变凶险为平安。枭即猫头鹰,旧时认为是凶鸟,鸠是吉祥之鸟。 清・昭梿《啸亭杂录》:“谨守疆场,绝济匪之源,挫触藩之锐,卒能化枭为鸠,闾阎安堵。”
鹊巢鸠居 《诗·召南·鹊巢》:“维鹊有巢,维鸠居之。
”朱熹集传:“鹊善为巢,其巢最为完固。
鸠性拙不能为巢,或有居鹊之成巢者。”本喻女子出嫁,住在夫家。后以“鹊巢鸠居”比喻强占别人的房屋、土地、妻室等。
《诗经・召南・鹊巢》:“维鹊有巢,维鸠居之。”朱熹集传:“鹊善为巢,其巢最为完固。鸠性拙不能为巢,或有居鹊之成巢者。”
鸠巢计拙 鸠:布谷鸟;拙:笨。
形容人不善经营,拙于生计。
元・马致远《双调・秋思》:“休笑鸠巢计拙,葫芦提一向装呆。”
鹊垒巢鸠 同“鹊巢鸠居”。 清・李渔《慎鸾交・贿篾》:“有甚仇,无端暗把机锋构,硬将人排挤,叫把鹊垒巢鸠。”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鸠的成语、带鸠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