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魄的成语

带魄的四字成语(共找到70条成语)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冰魂素魄 形容清白纯洁的品质。 元・吴昌龄《张天师》第四折:“俺本是广寒宫冰魂素魄,怎比那阎浮世浊骨凡胎。”
魄散魂飞 同“魂飞魄散”。 1. 元・无名氏《百花亭》第三折:“可正是船至江心补漏迟,只着我魄散魂飞。”2. 明・徐霖《绣襦记》第三十出:“听说罢心悲痛,骇得我魄散魂飞似痴。”
冰魂雪魄 冰、雪:如冰的透明,雪的洁白。
比喻人品质高尚纯洁。
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海叙不遇》:“诗曰:‘忍苦为诗身到此,冰魂雪魄已难招;直教桂子落坟上,生得一枝冤始销。’”
摄魄钩魂 摄:收取。
旧时传说,妖魔鬼怪或某种迷信邪术,能钩取人的魂魄,来祸害人。
明・朱权《冲漠人》第二折:“你三个自今日,当远离,再休要咏月吟风,摄魄钩魂,把人狐魅。”
丧魂失魄 原义为失去了魂魄。形容极度惊慌、恐惧。 鲁迅《坟・未有天才之前》:“自从新思潮来到中国以后,其实何尝有力,而一群老头子,还有少年,却已丧魂失魄的来讲国故了。”
惊魂丧魄 形容十分恐惧。 明・李贽《四书评・论语・季氏》:“使季孙闻之,不惊魂丧魄也哉!”
魂摇魄乱 神魂颠倒,不能自持。 明・张伯起《泣颜回・题恨》:“梦中亲见,诉不出许多情话,魂摇魄乱,那些儿一刻千金价。”
安神定魄 安:安定,安稳;魄:魂魄。
指安定心神,稳定神智。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11回:“自服了安神定魄之剂,连进了数次粥汤,被众人扶入寝室,一夜稳睡。”
魄散魂飘 形容人临死时神志昏迷、人事不省。 《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第七回:“双手攥定了这根九环锡杖,谨照着他的腰眼骨儿,着实断送他一下,把个孽畜打得一个星飞缭乱,魄散魂飘。”
失魂荡魄 形容心意烦乱,精神恍惚。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二:“[严蕊]乃是个绝色的女子。一应琴、棋、书、画、歌舞、管弦之类,无所不通……所以人见了的,没一个不失魂荡魄在他身上。”
寒酸落魄 落魄:沮丧失意。
形容不得志时穷困、狼狈颓丧的样子。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十七回:“(范睢)遂换去鲜服,妆作寒酸落魄之状,潜出府门,来到驿馆,徐步而行,谒见须贾。”
神逝魄夺 犹言魂飞魄散。 明・刘基《郁离子・牧豭》:“客嵁不能立,俯而埣,伏而不敢仰视,神逝魄夺如死。”
魂飞天外,魄散九霄 魂:灵魂;魄: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
形容惊恐到了极点或受到了极大诱惑而不能自持。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3回:“梁中书看了,吓得魂飞天外,魄散九霄。”
魄散魂消 同“魂飞魄散”。 元・张鸣善《普天乐・赠妓》:“口儿甜,庞儿俏……引的人魄散魂消。”
迷魂夺魄 见“迷魂淫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68回:“既升绝顶,乐声嘹亮,俱在天际,觥筹交错,迷魂夺魄,不自知其在人间矣。”
魂飞魄越 同“魂飞魄散”。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16回:“谁知不翻犹可,只这一翻,吓得我:魂飞魄越心无主,胆裂肝摧痛欲号。”
魂销魄散 吓得连魂魄都离开人体飞散了。形容惊恐万分,极端害怕。同“魂飞魄散”。 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二十六回:众官一见,俱皆魂销魄散,目荡神移。
魂亡魄失 魂、魄:即迷信所说的灵魂。
形容万分惊恐,不知所措;有时也指受到了极大诱惑而不能自持。
汉・杨雄《羽猎赋》:“魂亡魄失。”
驰魂夺魄 形容震撼心灵。 徐迟《地质之光》:“各种印象,新鲜而又庄严,使他目不暇给,驰魂夺魄。”
魄荡魂摇 形容受外界刺激、诱惑而精神不能集中。 《雪岩外传》第六回:“雪岩左顾右盼的赏鉴了一回,想起隋炀帝的乌铜镜屏的艳事,便不禁魄荡魂摇起来。”
惊魂摄魄 见“惊魂夺魄”。 《花城》1981年第1期:“为了探索生命的奥秘,科学家们正付出艰辛的劳动和经历着惊魂摄魄的斗争。”
魂飞魄散 魂:灵魂;魄:是指所谓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
指魂飞了;魄也散了。形容极度惊恐。
左丘明《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心之精爽,是谓魂魄;魂魄去之,何以能久?”
追魂摄魄 迷信指摄取魂魄,致人死命。 宋・周密《癸辛杂识续集・宋江三十六赞》:“活阎罗阮小七:地下阎罗,追魂摄魄。”
失魂落魄 形容惊慌忧虑;心神不定、行动失常的样子。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做子弟的,失魂落魄,不惜余生。”
亡魂失魄 魂、魄:旧指人身中离开形体能存在的精神为魂,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为魄。
形容惊慌忧虑、心神不定、行动失常的样子。
元・无名氏《看钱奴》第二折:“饿的我肚里饥失魂丧魄,冻的我身上冷无颜落色。”
魂惊魄惕 形容十分震惊。 清・刘献廷《广阳杂记》第三卷:“予见之而魂惊魄惕,此予向者意地中固有之局,何斯人之先得我心邪?”
丢魂丢魄 见“丢魂失魄”。 马烽、西戎《吕梁英雄传》第十九回:“有一个狼扑上来,爪子搭在了他的身上,正吓得他丢魂丢魄的时候,山上过来一群锄地的,才把狼赶走。”
失魂丧魄 ①形容心烦意乱,精神恍惚。②形容极度惊恐不安。 元・刘唐卿《降桑》第二折:“您孩儿为母不安,这些时衣不解带,寝食俱发,忧凄不止,行坐之间,犹如失魂丧魄。”
动人心魄 魄:迷信者指依附人形体而存在的精神。
形容使人感动或令人震惊。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24回:“那秦淮到了有月色的时候,越是夜色已深,更有那细吹细唱的船来,凄清委婉,动人心魄。”
招魂续魄 指魂魄不失散。比喻悼念死者。 明・宋濂《桃花涧修楔诗序》:“郑之旧俗,于溱洧两水文上,招魂续魄,执兰草以拔除不祥。”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魄的成语、带魄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