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魄的成语

带魄的四字成语(共找到70条成语)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落魄不羁 落魄:穷困,不得意;羁:束缚。
潦倒失意,行为放纵。也指豪迈不受拘束。
宋・刘斧《青琐高议・韩湘子》:“文公诸子皆力学,惟湘落魄不羁。”
追魂摄魄 迷信指摄取魂魄,致人死命。 宋・周密《癸辛杂识续集・宋江三十六赞》:“活阎罗阮小七:地下阎罗,追魂摄魄。”
魄散魂飘 形容人临死时神志昏迷、人事不省。 《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第七回:“双手攥定了这根九环锡杖,谨照着他的腰眼骨儿,着实断送他一下,把个孽畜打得一个星飞缭乱,魄散魂飘。”
销魂荡魄 见“销魂夺魄”。 清・彭养鸥《黑籍冤魂》第15回:“这都是风俗奢靡,处处使人销魂荡魄。”
魂亡魄失 魂、魄:即迷信所说的灵魂。
形容万分惊恐,不知所措;有时也指受到了极大诱惑而不能自持。
汉・杨雄《羽猎赋》:“魂亡魄失。”
魂消魄丧 同“魂飞魄散”。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17回:“那火炮飞将起去,震的天崩地动,岳撼山摇,城中军马,惊得魂消魄丧,不杀自乱。”
落魄不偶 古代一种迷信观念,认为偶数好,奇数不好。落魄:倒霉、潦倒;不偶:运气不好。
丢魂丢魄 见“丢魂失魄”。 马烽、西戎《吕梁英雄传》第十九回:“有一个狼扑上来,爪子搭在了他的身上,正吓得他丢魂丢魄的时候,山上过来一群锄地的,才把狼赶走。”
惊魂落魄 同“惊魂丧魄”。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23章:“左昆山久历戎行,也知道胜败乃兵家常事,断不会因吃了一次败仗就惊魂落魄,不敢再战。”
冰魂雪魄 冰、雪:如冰的透明,雪的洁白。
比喻人品质高尚纯洁。
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海叙不遇》:“诗曰:‘忍苦为诗身到此,冰魂雪魄已难招;直教桂子落坟上,生得一枝冤始销。’”
迷魂夺魄 见“迷魂淫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68回:“既升绝顶,乐声嘹亮,俱在天际,觥筹交错,迷魂夺魄,不自知其在人间矣。”
惊心丧魄 亦作“惊心褫魄”。形容十分恐惧。 清・唐甄《潜书・远谏》:“诵吾之言,有不惊心丧魄、手战股栗者,非君也。”
惊魂失魄 同“惊魂丧魄”。 《抗日歌谣・歌颂八路军》:“八路,八路……赛如猛虎;敌人一见,惊魂失魄掉屁股。”
穷途落魄 落魄:失意的样子。
比喻无路可走,潦倒失意。
清・陈熙晋《临海集序》:“临海穷途落魄,幕府草檄,非必出于本心。”
丧魂落魄 形容非常恐惧的样子。 管桦《惩罚》:“鬼子山本踉跄了一下,岔开两腿,丧魂落魄地瞥了一眼从死尸堆里露出半个脸的川岛。”
惊心动魄 原指作品文辞优美;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形容令人震惊、感动、紧张之极。 南朝・梁・钟嵘《诗品》上卷:“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魂消魄散 魂:灵魂;魄:气魄,精神。
形容惊恐万分,极端害怕。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77回:“李明见先折了一个,却待也要拨马回走时,被杨志大喝一声,惊得魂消魄散,胆颤心寒,手中那条枪,不知颠倒。”
魄荡魂摇 形容受外界刺激、诱惑而精神不能集中。 《雪岩外传》第六回:“雪岩左顾右盼的赏鉴了一回,想起隋炀帝的乌铜镜屏的艳事,便不禁魄荡魂摇起来。”
天夺之魄 魄:魂魄。
天夺去了他的魂魄。比喻人离死不远。
春秋・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五年》:“原叔必有大咎,天夺之魄矣。”《晋书・温峤传》:“天夺其魄,死期将至。”
动人心魄 魄:迷信者指依附人形体而存在的精神。
形容使人感动或令人震惊。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24回:“那秦淮到了有月色的时候,越是夜色已深,更有那细吹细唱的船来,凄清委婉,动人心魄。”
失神落魄 魄:旧指人身中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为魄。
形容惊慌忧虑、心神不定、行动失常的样子。
元・无名氏《看钱奴》第二折:饿的我肚里饥失魂丧魄,冻的我身上冷无颜落色。
魄消魂散 同“魂飞魄散”。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2回:“袭人听了这话,吓得魄消魂散,只叫‘神天菩萨,坑死我了!’”
寒酸落魄 落魄:沮丧失意。
形容不得志时穷困、狼狈颓丧的样子。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十七回:“(范睢)遂换去鲜服,妆作寒酸落魄之状,潜出府门,来到驿馆,徐步而行,谒见须贾。”
追魂夺魄 见“追魂摄魄”。 明・郭勋《英烈传》第五十二回:“文忠凛然端坐,价前如狼如虎的将官,排列两行,就如追魂夺魄的一般,甚是畏惧。”
迷魂淫魄 迷人魂、乱人魄。形容事物美好,使人醉迷。 晋・王嘉《拾遗记・殷汤》:“师延乃更奏迷魂淫魄之曲,以欢修夜之娱。”
亡魂失魄 魂、魄:旧指人身中离开形体能存在的精神为魂,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为魄。
形容惊慌忧虑、心神不定、行动失常的样子。
元・无名氏《看钱奴》第二折:“饿的我肚里饥失魂丧魄,冻的我身上冷无颜落色。”
惊魂动魄 形容十分恐惧。 清・陈确《示儿帖》:“《易》曰:‘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罪大而不可解。’每读《易》至此,未尝不惊魂动魄,心胆堕地也。”
魄散魂飞 同“魂飞魄散”。 1. 元・无名氏《百花亭》第三折:“可正是船至江心补漏迟,只着我魄散魂飞。”2. 明・徐霖《绣襦记》第三十出:“听说罢心悲痛,骇得我魄散魂飞似痴。”
惊心褫魄 见“惊心丧魄”。 明・焦竑《焦氏笔乘・支谈下》:“世方惊心褫魄,我独燕处超然。”
惊魂丧魄 形容十分恐惧。 明・李贽《四书评・论语・季氏》:“使季孙闻之,不惊魂丧魄也哉!”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魄的成语、带魄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