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鬼的成语

带鬼的四字成语(共找到202条成语)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鬼斧神工 像是鬼神所为。形容技艺精湛高超;几乎不为人力所及。 清・屈大均《端州访研歌和诸公》:“年来岩底采无余,鬼斧神工多得髓。”
弄鬼妆幺 犹装模作样。 清・洪昇《长生殿・絮阁》:“休得把虚脾来掸,嘴喳喳弄鬼妆幺。”
人不像人,鬼不像鬼
冒失鬼 言语、举动鲁莽、轻率的人。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十回:“冒失鬼!京城地面容得你撒野?”
神鬼莫测 测:推测。
事情极诡秘,神鬼也难测度。形容谁也推测不出。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七回:“诸将皆拜伏曰:‘丞相机算,神鬼莫测。’”
弄喧捣鬼 弄喧:耍弄玄虚。
形容故弄玄虚,暗施诡计。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6卷:“世人但说盗贼,便十分防备他,不知那拐子便与他同行同止,也讲不出弄喧捣鬼,没形没影的。”
鬼泣神嚎 同“鬼哭神号”。 清・陈梦雷《行路难》诗:“江淮南北化为鱼,鬼泣神嚎天暗黑。”
瞒神吓鬼 瞒:隐瞒实情。
又欺骗又暗中捣鬼。
清・华伟生《开国奇冤》第四出:“尽热衷瞒神吓鬼,扮花面走肉行尸。”
神惊鬼怕 让神仙吃惊,让鬼神害怕。形容人的武艺勇猛过人,也指让人十分惊惧。 明・郭勋《英烈传》第21回:“那士信足智多谋,熟于兵法,人号为‘小张飞’,使有一条铁鞭,神惊鬼怕。”
鬼刻神劖 犹言鬼斧神工。 金・元好问《云峡》诗:“不知天壤此尤物,鬼刻神劖通有几?”
撚神撚鬼 形容惊慌害怕的样子。
载鬼一车 载:乘载。
载了一车鬼,比喻十分荒诞。
《周易・睽》:“见豕负涂,载鬼一车。”
鬼魅伎俩 见“鬼蜮伎俩”。 《歧路灯》第九五回:“这些衙役鬼魅伎俩,千人一状,原也不必挂齿。”
为鬼为蜮 蜮:传说中能含沙喷射人影,而使人致病的动物,比喻阴险毒辣的人。
指象鬼蜮一样阴险狠毒,在暗地里害人的人。
《诗经・小雅・何人斯》:“为鬼为蜮,则不可得。”
神出鬼入 出:出现。
象神鬼那样出没无常。形容出没无常,不可捉摸。后泛指行动变化迅速。
《淮南子・兵略训》:“善者之动也,神出而鬼行。”
做鬼做神 鬼鬼祟祟;使用欺骗的手段。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回:“商议定了,做鬼做神,来弄送我。”
神牵鬼制 谓受到多方面牵制而不能任意行事。 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音律》:“非若诗赋古文,容易得意疾书,不受神牵鬼制者。”
人杀鬼杀 被人杀和被鬼杀。比喻被好人和被坏人杀掉结果是一样的。 《旧唐书・魏玄同传》:人杀鬼杀,有何殊也,岂能为告人事乎!
瞒神唬鬼 瞒:隐瞒实情。
又欺骗又暗中捣鬼。
元・杨景贤《西游记》第二本第十出:“这厮瞒神唬鬼,钢筋铁骨,火眼金睛。”
各怀鬼胎
鬼哭狼嗥 同“鬼哭神号”。 魏巍《东方》第三部第六章:“有的钻到汽车下,有的往坦克的后面涌,鬼哭狼嗥,乱成一片。”
疑人疑鬼 怀疑这个,怀疑那个。形容非常多疑。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02回:“无奈各房的人都是疑人疑鬼的不安静,也添了人坐更,于是更加了好些食用。”
狼嚎鬼叫 见“狼嗥鬼叫”。
木魅山鬼 魅:物老成精。
指山林的鬼怪。
南朝・宋・鲍照《芜城赋》:“木魅山鬼,野鼠城狐。”
杯蛇鬼车 指因疑虑、惊惧导致幻觉中产生的怪物。杯蛇,“杯弓蛇影”之省;鬼车,传说中的九头鸟。 《水浒传》第九五回:“况我兵惊恐,凡杯蛇鬼车,风兵草甲,无往非撼志之物。”
当面是人,背后是鬼 比喻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耍阴谋诡计的两面派人物。
三分似人,七分似鬼 詈词。骂人长相难看。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一回:“你看我家那身不满尺的丁树,三分似人,七分似鬼。”
人不知鬼不觉 行为诡秘,任何人都没有察觉。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1回:正经明儿你打发小子问问王太医去,弄点子药吃吃就好了。人不知鬼不觉的可不好?
神工鬼力 比喻神奇超人的力量。 明・郭勋《英烈传》第42回:“一路之间,提起朱亮祖三字,便胆战心寒说:‘纵有神工鬼力,那有这等奇异。’”
国贼禄鬼 国贼:危害国家的坏人;禄:官吏的俸给。
指危害国家的坏人及贪图禄位的鬼魅。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6回:“好好的一个清净洁白的女子,也学的钓名沽誉,入了国贼禄鬼之流!”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鬼的成语、带鬼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