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骄的成语

带骄的四字成语(共找到49条成语)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不骄不躁 骄:骄傲;躁:急躁。
不骄傲;不急躁。
毛泽东《中共中央关于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的通知》:“只要同志们对于军事政策(行动和作战)和团结人民的政策,不犯大错误,谦虚谨慎,不骄不躁,是完全有办法的。”
气冲志骄 指气势冲盈,高傲自大。 《淮南子・人间训》:遂合诸侯于嘉陵,气冲志骄,淫侈无度。
骄兵悍将 骄:骄横;悍:凶悍。
骄横、凶悍的兵将。形容难以高度的军队。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一百五十九回:而间有骄兵悍将,不修军纪,为暴于民,贪官污吏,托名筹饷,因缘为利。
骄儿騣女 指天真幼稚的儿童。骄,通娇”。
气充志骄 谓心满意得,骄傲自大。 西汉・刘安《淮南子・人间训》:“遂合诸侯于嘉陵,气充志骄,淫侈无度。”
骄傲自满 自高自大;满足于自己已有的成绩。 宋・王明清《挥麈后录》第八卷:“既登宥密,颇骄傲自满。”
骄儿騃女 指天真幼稚的儿童。骄,通“娇”。 明・文征明《耕渔轩倡酬名迹序》:“间有所存,其不为骄儿騃女为覆瓿之资者几何矣。”
骄侈暴佚 同“骄奢淫逸”。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06回:“必是后辈儿孙骄侈暴佚,暴殄天物,以致合府抄、检。”
贵不召骄 见“贵不期骄”。 唐・杜牧《岐阳公主墓志铭》:“贵不召骄,富不期移,是此四者,倏相首尾。”
骄兵必败 骄兵:恃强轻敌的军队。
恃强轻敌的军队必定失败。
东汉・班固《汉书・魏相传》:“恃国家之大,矜民人之众,欲见威于敌者,谓之骄兵,兵骄者灭。”
胜不骄,败不馁 胜了不骄傲,败了不灰心。 先秦・商鞅《商君书・战法》:“王者之兵,胜而不骄,败而不怨。”
骄奢放逸 同“骄奢淫逸”。 《北齐书・段孝言传》:“孝言本以勋戚绪馀,致位通显,至此便骄奢放逸,无所畏惮。”
骄奢淫逸 骄:骄横;奢:奢侈;淫:荒淫;逸:安逸、放荡。
骄纵、奢侈、淫乱、放荡。形容生活放纵奢移;荒淫无度。
春秋・左丘明《左传・隐公三年》:“骄、奢、淫、佚,所自邪也。”
气满志骄 见“气充志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86回:“他打了俺三个大郡,气满志骄,必然想着幽州。”
骄者必败
骄横跋扈 骄横:傲慢专横;跋扈:专横暴戾。
形容为人专横暴戾,不可一世。
钱宁《圣人》第20章:“为父的季平子,生前骄横跋扈,生下的儿子季桓子,却是孱弱窝囊。”
骄傲自大 盛气凌人,过分抬高自己。 邓小平《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祝词》:“而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就要特别提出谦虚,反对骄傲自大。”
位不期骄 指地位高了,就会骄傲。 《书・周官》:“位不期骄,禄不期侈,恭俭惟德,无载尔伪。”
富而无骄 骄:骄傲。
虽已富有但不骄傲。
春秋・孔子《论语・学而》:“子贡曰:‘贪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贵不期骄 谓显贵的人尽管不希望自己染上骄恣专横的习气,但它仍然在不知不觉中滋长起来了。语本《书·周官》:“位不期骄,禄不期侈。
”孔传:“贵不与骄期,而骄自至;富不与侈期,而侈自来,骄侈以行己,所以速亡。
”。
语本《书・周官》:“位不期骄,禄不期侈。”孔传:“贵不与骄期,而骄自至;富不与侈期,而侈自来,骄侈以行己,所以速亡。”
富而不骄 骄:骄傲。
虽已富有但不骄傲。
春秋・左丘明《左传・定公十三年》:“富而不骄者鲜,吾唯子之见。”
骄佚奢淫 同“骄奢淫逸”。 《大宋宣和遗事》后集:“道君骄佚奢淫极,讵料金人来运粮。”
志骄意满 形容得意骄傲。 《古今小说・梁武帝累修归极乐》:“贲志骄意满,不复顾虑。”
怙才骄物 犹言恃才傲物。 《南史・刘祥传论》:“若夫怙才骄物,公旦其犹病诸,而以刘祥居之,斯亡亦为幸焉。”
贫贱骄人 身处贫贱,但很自豪。指贫贱的人蔑视权贵。 西汉・司马迁《史记・魏世家》:“富贵者骄人乎?且贫贱者骄人乎?”
反骄破满 反对骄傲,破除自满。 《人民日报》1983.11.15:“市有关领导要求各企业反骄破满,把主要精力从增加产品数量转移到主要抓提高产品质量、搞好产品更新换代和新产品开发上来,增产国内外市场畅销产品。”
骄兵之计 故意向敌军示弱,以助长其骄傲情绪,使其轻敌大意的计策。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回:“孟达暗暗发书,申报玄德,说‘黄忠连输数阵,现今退在关上。’玄德慌问孔明。孔明曰:‘此乃老将骄兵之计也。’”
高自骄大 骄:骄傲自大。
高傲自大,看不起他人。
《魏书・沮渠蒙逊传》:“扬言西戎,高自骄大,罪五也。”
谄上骄下 谄:讨好、奉承。
对上谄媚;对下骄横。
汉・扬雄《法言》:“上交不谄,下交不骄,则可以有为矣。”
骄泰淫泆 同“骄奢淫逸”。 《东观汉记・阜陵质王延传》:“阜陵质王延,在国骄泰淫泆。”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骄的成语、带骄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