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饭的成语

带饭的四字成语(共找到102条成语)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酒余饭饱 酒已尽量,饭也吃饱。形容吃饱喝足。 元・高文秀《襄阳会》第一折:俺这里安排一席好酒……,我着他酒醉饭饱,走不动。
酒足饭饱 酒喝个足;饭吃个饱。 元・高文秀《襄阳会》第一折:“俺这里安排一席好酒……,我着他酒醉抉饭饱,走不动。”
老米饭捏杀不成团
铁饭碗 比喻稳固的永远不会失业的工作。 茅盾《如是我见我闻》:“饭碗是铁饭碗,职务亦不辛苦,但吃亏的是油水全无。”
埋锅造饭 造:制作。
在平地上挖灶安锅做饭。
清・黄世仲《洪秀全演义》第九回:“又见军士捱了一夜,肚中料是饥饿,即令埋锅造饭。”
茶饭无心 没有心思喝茶吃饭。形容心情焦虑不安。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4回:“忙的凤姐茶饭无心,坐卧不宁。”
残汤剩饭 残:剩下的。
吃剩下的汤水饭食。
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三折:“我三个孩儿都下在死牢中,我叫化了些残汤剩饭,送与孩儿每吃去。”
茶余饭饱 泛指闲暇之时。也作“茶余饭后”。 元・关汉卿《斗鹤鹊・女校尉》曲:“茶余饭饱邀故友,谢馆秦楼,散闷消愁。”
礼先一饭 见“礼先壹饭”。 清・钱谦益《答王于一秀才论人》:“以仆礼先一饭,为识路之老马。”
吃大锅饭 比喻企业不论盈亏,个人不分勤懒,全由国家包干的办法。 明・伏雌教主《醋葫芦》第五回:“或是大家女儿,又说是吃大锅饭的儿女,不知民间疾苦,那晓得撑持家事?”
饭坑酒囊 比喻只会吃喝不会做事的人。 汉・王充《论衡・别通》:“饱食快饮,虑深求卧,腹为饭坑,肠为酒囊。”
饭粝茹蔬 吃糙米和蔬菜。形容饮食粗劣。粝,糙米。 明・刘基《郁离子・枸橼》:“乃欲使之饭粝茹蔬,被短褐,步走以供使令。”
麦饭豆羹 羹:汤。
指粗劣食品。用来比喻生活水平低下。
明・洪应明《菜根谭》:“木床石枕冷家风,拥衾时魂梦亦爽;麦饭豆羹淡滋味,放箸处齿颊犹香。”
吐饭成蜂
衣架饭囊 装饭的口袋,挂衣的架子。比喻没有能力,干不了什么事的人。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其余皆是衣架饭囊、酒桶肉袋耳!”
白饭青刍 白饭供客,青草喂马。比喻主人招待周到。
家常便饭 家中日常饭食。也比喻常见的、平常的事。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常词官好做,家常饭好吃。”
饭牛屠狗 ①喻指从事低贱之事。②指从事贱业者。 明・陈子龙《酬吴次尾》诗:“别来落魄吴楚间,饭牛屠狗俱无颜。”
宁戚饭牛 宁戚:春秋时卫国人,后成为齐桓公的重臣;饭:喂。
宁戚在车下喂牛,敲着牛角唱歌。比喻有才之士沦落而做低贱的事。
《淮南子・道应训》:宁越(戚)饭牛车下,望见桓公而悲,击牛角而疾商歌。
饭囊酒畒 比喻只会吃饭喝酒,不会做事的人。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诫兵》:今世上大夫,但有读书,即称武夫儿,乃饭囊酒畒也。
蒸沙作饭 要把沙子蒸成饭。比喻事情不可能成功。
漂母进饭 漂母:在水边漂洗衣服的老妇。
指施恩而不望报答。
唐・李白《溧阳濑水贞义女碑铭》:“鲁姑弃子,以却三军之众;漂母进饭,没受千金之恩。”
饥来吃饭 饿了就吃饭。比喻随其常规,顺其自然。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六:有源律师来问:‘和尚修道,还用功否?’师曰:‘用功。’曰:‘如何用功?’师曰:‘饥来吃饭,困来即眠。’
每饭不忘 指时刻不忘。 西汉・司马迁《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文帝曰:‘吾居代时,吾尚食监高袪数为我言赵将李齐之贤,战于钜鹿下。今吾每饭,意未尝不在钜鹿也’”
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形容懒惰成性,坐享别人劳动成果的人。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1回:“安公子是自幼娇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人。”
黄齑淡饭 见“黄齑白饭”。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0卷:“房德日常不过黄齑淡饭,尚且自不全,间或觅得些酒肉,也不能够趁心醉饱。”
残羹冷饭 见“残杯冷炙”。 明・刘基《孤儿行》:“清晨采薪日入归,残羹冷饭难充饥。”
靠天吃饭 谓依赖自然条件来过日子。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3回:“为什么人家说,靠天吃饭,赖地穿衣呢?”
清茶淡饭 清:清淡。
形容饭食非常简单。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24卷:“三叔,你今到寒家,清茶淡饭,暂住几日。”
残茶剩饭 残留下的一点茶水,剩下来的一点食物。 元・马致远《黄梁梦》第四折:“如今天色晚了也,有甚么残茶剩饭,与俺两个孩子些吃。”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饭的成语、带饭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