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顿的成语

带顿的四字成语(共找到50条成语)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沉郁顿挫 郁:低沉郁积。
指诗文的风格深沉蕴籍,语势有停顿转折。
唐・杜甫《进雕赋表》:“至于沉郁顿挫,随时敏捷,而扬雄、枚皋之徒,庶可跂及也。”
整顿干坤 乾坤:卦名,象征天地,阴阳等。
治理国家,使混乱的局面变得有秩序。
沉疴顿愈 沉疴,拖了很久的重病。顿,忽然、马上。全句是说病了很久,忽然痊愈。 晋书乐广传:“广乃告其所以,客豁然意解,沉疴顿愈。”
指手顿脚 一面指着骂,一面跺着脚。形容蛮横不讲理的样子。 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三三:“这时她还在那里指手顿脚的撒野,张裕民不管三七二十一,两步抢到她面前,厉声问道:‘你要干什么?’”
顿开茅塞 头脑本来像被茅草堵塞住;忽然被打开了。比喻因受启发而忽然心思开朗;明白了道理或消除了疑团。 战国・孟子《孟子・尽心下》:“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
顿足椎胸 同“顿足搥胸”。 刘立凯《五四——六三爱国运动大事日录・广州众捣毁日货》:“社会人心异常兴奋,甚至妇人、孺子、车夫、苦力,风元不口谈抵制,戟批痛骂,握拳怒目,顿足椎胸。”
绝耳顿足 用手抓耳,以脚顿地。形容束手无策。
豁然顿悟 同“豁然大悟”。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贾奉雉》:“贾豁然顿悟,曰:‘翁不知贾奉雉即某是也。’翁大骇,走报其家。”
顿口拙腮 比喻嘴笨,不善于说话。
捶胸顿足 捶:敲打;顿:跺。
两拳捶打胸部;两脚跺着地。形容焦急、痛楚、悔恨的神态。
明・李开先《闲居集・昆仑张诗人传》:“有告之者,殊不之信也;已而知其实然,捶胸顿足,若不欲生。”
撧耳顿足 用手抓耳,以脚顿地。形容束手无策。 宋・王铚《默记》上卷:“张立于屏风后见之,撧耳顿足。”
情窦顿开 窦:孔穴;情窦:情意的发生或男女爱情萌动。
指少男少女刚开始懂得爱情。
宋・袁采《袁氏示范・子弟当谨交游》:殊不知此非良策,禁防一弛,情窦顿开,如火燎原,不可扑灭。
椎心顿足 同“椎胸顿足”。 梁启超《中国积弱溯源论》第四节:“每一循省未尝不椎心顿足,仰天长恸也。”
椎胸顿足 形容人悲痛、悔恨等时的情状。 梁启超《中国积弱溯源论》第二节:“无以少异于平时,乃椎胸顿足,痛恨于我国民之心既已死尽也。”
牵衣顿足 形容极为悲痛,难以分享的样子。 唐・杜甫《兵车行》: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铿锵顿挫 铿锵:有节奏而响亮的声音。
形容音律和谐有力、动听。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2回:“这一出戏是一套‘北点绛唇’,铿锵顿挫,韵律不用说是好了。”
鞍马劳顿 骑马赶路过久,劳累疲困。形容旅途劳累。 元・杨显之《潇湘雨》第四折:“兴儿,我一路上鞍马劳顿,我权且歇息。”
茅塞顿启
拊膺顿足 捶胸跺脚。形容哀痛之极。 明・沈鲸《双珠记・母子分珠》:“叹骨肉拊膺顿足,曷胜哀痛。”
顿纲振纪 整顿朝纲,重振法纪。 《资治通鉴・周显王四十八年》:“夫贤者,其德足以敦化正俗,其才足以顿纲振纪。”胡三省注:“顿,谓整顿。”
搓手顿脚 形容焦急不耐烦的样子。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34回:“县太爷急的搓手顿脚,叫了签稿,请了刑名师爷,大家斟酌,想不出一个法子。”
搓手顿足 形容焦急不安的样子。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4回:“‘你要把老爷的大事误了那可怎么好!’说着急得搓手顿足。”
捶胸顿脚 见“捶胸跌脚”。 《儿女英雄传》第十九回:“[何玉凤]拍着那棺材,捶胸顿脚,放声大哭。这场哭直哭得那铁佛伤心,石人落泪。”
猗顿之富 猗顿:春秋时鲁国人,家境富裕。
像猗顿那样富有。泛指拥有巨额财产。
《韩非子・解老》:虽上有天子诸侯之势尊,而下有猗顿、陶朱、卜祝之富,犹失其民人而亡其财资也。
顿足搓手 着急惋惜的样子。 梁启超《变法通义・论科举》:“不怀顾犬补牢之义,徒效渊鱼丛爵之愚,犹复顿足搓手。”
顿腹之言 犹言肺腑之言。 《金瓶梅词话》第二五回:“常言酒发顿腹之言。”
饱餐一顿 指大吃一顿。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70回:“何千户又预备头脑小席,大盘大碗,齐齐整整,连手下人饱餐一顿。”
铿镪顿挫 铿镪:有节奏而响亮的声音。
形容音律和谐有力、动听。
仓腐寄顿 仓:仓库;腐:腐烂;寄顿:储存。
仓库里储存的陈米已经腐烂。
宋・文天祥《正气歌序》:仓腐寄顿,陈陈逼人,时则为米气。
摇首顿足 摇着头,跺着脚。非常懊恼或惋惜的神态。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5回:“摇首顿足曰:‘此人见识胜吾十倍,今不除之,必为我国之祸!”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顿的成语、带顿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