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须的成语
带须的四字成语(共找到69条成语)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无须之祸 | 《三国志·魏志·袁绍传》:“扞绍呴遂勒兵捕诸阉人,无少长皆杀之,或有无须而误死者。 ”后以“无须之祸”谓无辜受累而遭祸。 |
西晋・陈寿《三国志・魏志・袁绍传》:“扞绍呴遂勒兵捕诸阉人,无少长皆杀之,或有无须而误死者。” |
须眉毕现 | 现:显现,显露。 形容作品中人物的刻画传神而逼真。 |
清・孔尚任《桃花扇・凡例》:设科之嬉笑怒骂,如白描人物,须眉毕现,引人入胜者,全借乎此。 |
巾帼须眉 | 巾帼:古代妇女配戴的头巾和发饰,后借指妇女。 须眉:胡须和眉毛,借指男子汉,大丈夫。 具有男子汉气慨的女子。 |
清・曾朴《孽海花》第14回:“容貌虽说不得美丽,却气概丰富,倜傥不群,有巾帼须眉之号。” |
须弥黍米 | 意思是偌大一个须弥山塞进一粒小小的米粒之中刚刚合适。形容佛法无边,神通广大。也形容诗文波诡变幻,才思出众。 | 《维摩经不思议品》:“若菩萨住是解脱者,以须弥之高广,内芥子中,无所增减。”《北齐书・文苑传・樊逊》:法王自在,置世界于微尘,纳须弥于黍米。 |
杀人须见血 | 比喻做事一定要彻底,要有结果。 | 宋・释惟白《续传灯录》卷三十四:为人须为彻,杀人须见血,德册与岩头,万里一条铁。 |
须眉交白 | 交:都。 胡须和眉毛都白了。 |
战国・庄子《庄子・渔父》:“有渔父者下船而来,须眉交白,被发揄袂。” |
男大当婚,女大须嫁 | 婚:指男子娶妻。 指男女长大成年当须婚嫁。 |
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八回:“古语说得好,男大当婚,女大须嫁……只因他屡屡来求,难于拒绝,故我劝侄女嫁他。” |
睁目张须 | 瞪起眼,胡须竖起。形容怒气冲天的神态。 | |
隔舍须有耳,窗外岂无人 | 须:应当。 指秘密的言谈也可能泄漏。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60回:“正是隔舍须有耳,窗外岂无人!公子听得仔细,即心中转道:‘奇怪,难道他主仆多是女人?’” |
解铃须用系铃人 | 比喻由谁引起的麻烦,仍由谁去解决。同“解铃还须系铃人”。 | 明・瞿汝稷《指月录》第23卷:“眼一日问众:‘虎项金铃,是谁解得?’众无对。师适至,眼举前语问,师曰:‘系者解得。’” |
得放手时须放手 | ||
心病还须心药医 | 心里的忧虑或恋念成了精神负担,必须消除造成这种精神负担的因素。 | |
男大须婚,女大必嫁 | 指男女长大成年当须婚嫁。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五回:“男大须婚,女大必嫁,这是人伦大事,五常之礼,何故烦恼?” |
解铃还须系铃人 | 比喻由谁引起的麻烦,仍由谁去解决。 | 宋・惠洪《林间集》卷下载:法灯泰钦禅师少解悟,然未为人知,独法眼禅师深奇之。一日法眼问大众曰:“虎项下金铃,何人解得?”众无以对。泰钦适至,法眼举前语问之,泰钦曰:“大众何不道:‘系者解得。’”由是人人刮目相看。 |
莫信直中直,须防人不仁 | 直:公正,正直。 不能简单地相信别人很正直,而应当提防他存心不良。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45回:“石秀自肚里暗忖道:‘莫信直中直,须防人不仁。’我几番见那婆娘常常的只顾对我说些风话,我只以亲嫂嫂一般相待。” |
须眉男子 | 指男子汉大丈夫。 | 明・周楫《西湖二集・侠女散财殉节》:“丫环之中,尚有全忠全孝顶天立地之人,何况须眉男子。” |
斯须之报 | 斯须:短暂;报:报答。 指微小的报答。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63回:“行者道:‘不敢,向蒙莫大之恩,未展斯须之报。’” |
皂白须分 | 皂:黑色。 黑白要分清楚。比喻必须明辨是非。 |
《旧唐书・裴寂传》:朕之有天下者,本公所推,今岂有贰心?皂白须分,所以推究耳。 |
埙篪相须 | 埙:土制乐器,形如鸡蛋,有六孔;篪:竹管乐器,像笛子,有八孔。 旧时比喻兄弟和睦。 |
汉・祢衡《鹦鹉赋》:感平生之游处,若埙篪之相须;何今日之两绝,若胡越之异区。 |
磨砺以须 | 磨快刀;等待着。比喻作好准备等待时机。 | 春秋・左丘明《左传・昭公十二年》:“摩厉以须,王出,吾刃将斩矣。” |
拍马溜须 | 比喻谄媚奉承。 | 草明《乘风破浪》六:“新社会拍马溜须根本吃不开。” |
男大须婚 | 男子长大成年后总要娶亲成家。 |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天衣怀禅师法嗣・侍郎杨杰居士》:“……忽大悟,乃别‘有男不婚,有女不嫁’之偈曰:‘男大须婚,女长须嫁。讨甚闲工夫,更说无生话。’书以寄衣,衣称善。” |
隔墙须有耳,窗外岂无人 | 须:应当。 指秘密的言谈也可能泄漏。 |
元・孟德耀《举案齐眉》第二折:“隔墙须有耳,窗外岂无人。这小贱人无理,瞒着老夫,引着梅香去书房中看梁鸿去了。” |
溜须拍马 | 比喻讨好奉承。 | 浩然《艳阳天》第128章:“跟在李乡长的屁股后边,溜须拍马,可神气啦。” |
方寸须霺 | ||
须眉皓然 | 胡须眉毛都白了。形容年老。 | 战国・宋・庄周《庄子・渔父》:“有渔父者,下船而来,须眉交白。” |
美须豪眉 | 美丽的须髯,浓浓的眉毛。形容男子英俊豪迈。 | 《后汉书・赵壹传》:赵壹字无叔,汉阳西县人也,体貌魁梧,身长九尺,美须豪眉,望之甚伟。 |
虎口拔须 | 从老虎嘴边拔胡须。比喻冒极大的风险。 | 霍达《穆斯林的葬礼》第一章:“于是就有一些专门拉纤的掮客,壮着胆子来找侦缉队长,想从虎口拔毛。” |
拈断髭须 | 髭:嘴上边的胡子。 频频搓转胡子,以致搓断了几根。形容写诗时反复推敲的情态。 |
曾朴《孽海花》第35回:“因为这种拈断髭须的音调,在这个书斋里,不容易听到的。” |
唇齿相须 | 犹唇齿相依。 | 明・蒋一葵《长安客话・四海冶》:“宣镇东起四海冶、火焰山,接昌镇、黄花镇界。四海冶正直黄花镇北,适当山陵后背,乃唇齿相须之地。”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须的成语、带须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