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顶的成语
带顶的四字成语(共找到44条成语)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脱帽露顶 | 古代指不受礼仪的约束。 | 唐・杜甫《饮中八仙歌》: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 |
老将出马,一个顶俩 | 老年人经验丰富,做起事来,一个能顶得上两个人。 | |
犀顶龟文 | 头顶骨隆起如犀角,脚掌上有龟背纹。旧时所谓贵人之相。 | 语出《后汉书・李固传》:“固貌状有奇表,鼎角匿犀,足履龟文。” |
挨三顶四 | 形容人多,连接不断。同“挨三顶五”。 | 明・冯梦龙《平妖传》:众人挨三顶四,簇拥将来,一个个伸出手来,求太医看脉。 |
顶名冒姓 | 谓冒充他人。 | 《儒林外史》第四五回:“恐系外乡光棍,顶名冒姓。” |
挨三顶五 | 形容人多,连接不断。 |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穷马周遭际卖塠媪》第五卷:“但见红尘滚滚,车马纷纷,许多商贩客人驮着货物,挨三顶五的进店安歇。” |
顶礼膜拜 | 顶礼:头、手、足五体俯伏在菩萨足下叩拜;膜拜:举手加额;长跪而拜。 原是佛教最高的敬礼方式;表示恭敬和畏服。后来形容对人崇拜恭敬到了极点。 |
清・吴趼人《痛史》第20回:“这句话传扬开去,一时哄动了吉州百姓,扶老携幼,都来顶礼膜拜。” |
顶踵尽捐 | 犹言顶踵捐糜。 | |
五雷轰顶 | 比喻不得好死。 | 老舍《龙须沟》:“要是我从中赚一个钱,天上现在有云影,教我五雷轰顶。” |
磨踵灭顶 | 同“摩顶放踵”。 | |
糊涂到顶 | 人头脑十分不清楚或不明事理。 | |
顶踵捐糜 | 谓捐躯,牺牲。 | |
灭顶之灾 | 灭:淹灭;顶:头顶。 像大水淹没了头顶一样的灾难。比喻致命的、毁灭性的灾难。 |
《周易・大过》:“过渉灭顶,凶,无咎。” |
冒名顶替 | 冒:冒充。 冒用别人的名义去做某事或窃取他人的权利。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25回:“你走了便也罢,却怎么绑些柳树在此,冒名顶替?” |
顶盔掼甲 | 戴上头盔,披上战甲。指全身武装。 | |
磨顶至踵 | ||
摩顶至踵 | 犹摩顶放踵。 | 南朝・陈・沈炯《为陈武帝与王僧辩盟文》:“僧辩等荷相国湘东王泣血衔冤之寄,摩顶至踵之恩,能不沥肝抽肠,共诛奸逆。” |
顶门壮户 | 谓支撑门户,光耀门第。 | 《红楼梦》第八八回:“这也不枉你大哥哥死了,你大嫂子拉扯他一场!日后也替你大哥哥顶门壮户。” |
顶天踵地 | 犹言顶天立地。 |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没用处》:“夫人顶天踵地,惟呼最灵。” |
绝顶聪明 | 绝顶:极端。 形容异常聪明。 |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35回:“他是绝顶聪明之人,一说便会,一会便已记得。” |
捱三顶五 | 形容人群拥挤,接连不断。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覆帐之后,宾客如市,捱三顶五,不得空闲。” |
泰山压顶 | 比喻遭遇到极大的压力和打击。 | 明・贾凫西《木皮词・正传》:“给了他个泰山压顶没有躲闪,把那助纣为虐的杀个净,直杀的血流漂杵堵了城门。” |
聪明绝顶 | 聪明:聪敏有智慧;绝:冠绝。 形容极其聪明,无人能比。 |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五回:他本是夙根极好、聪明绝顶的人,当时都已领会。 |
摩顶放踵 | 从头顶到脚跟都擦伤了。形容不辞劳苦,不顾身体。 | 战国・孟子《孟子・尽心上》:“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
圆顶方趾 | 同“圆首方足”。 | 清・龚自珍《〈升平分类读史雅诗〉自序》:“彼非圆顶方趾、父母所生之民耶?” |
顶门立户 | 支撑门户。谓独立成家。 | 吴组缃《山洪》三:“三官虽然已经另外顶门立户,但是打鱼的一切生财器具还是和他大哥、二哥共有着。” |
灼背烧顶 | 指佛教徒燃艾或焚香烧炙头顶背脊。 | 元《宋史・朱寿昌传》:用浮屠法灼背烧顶,刺血书佛经。 |
乌云压顶 | 比喻恶势力猖狂。 | |
摩顶至足 | 犹摩顶放踵。 | 南朝・梁・吴均《行路难》:“摩顶至足买片言,开胸沥胆取一顾。” |
顶门一针 | 针灸时自脑门所下的一针。比喻切中要害而能使人觉醒的言语举动。 | 宋・刘克庄《题毋惰赵公辞执政恩数简》:盏事上十年,聒聒顶门一针,每言治乱,原于君心。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顶的成语、带顶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