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音的成语

带音的四字成语(共找到90条成语)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笙磬同音 比喻人事协调,关系和睦。 《诗经・小雅・鼓钟》:“鼓钟钦钦,鼓瑟鼓琴,笙磬同音。”
杳无音尘 杳:不见踪影。
没有一点消息。
宋・李昉《太平广记》卷二十七:促召唐若水,与内臣赍诏,于江表海滨寻访,杳无音尘矣。
桑间之音 指淫靡的音乐。 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音初》:“世浊则礼烦而乐淫,郑卫之声,桑间之音,此乱国之所好,衰德之所说。”
声音笑貌 指人的言谈、表情等。 战国・孟子《孟子・离娄上》:“恭俭岂可以声音笑貌为哉。”
空谷跫音 跫:脚踏地的声音。
在寂静的山谷里听到脚步声。比喻极难得到音信、言论。
明・宋濂《贞节堂记》:“《柏舟》之诗,不作久矣,余于妇庄,宁不若闻空谷跫音乎!”
痛失知音
咬音咂字 形容说话一字一板,郑重其事。 萧乾《栗子・皈依》:“‘所以你这臭丫头就没了魂似地跟了下去,对吗?’老妇人咬音咂字地说。”
亡国之音 原指国家将亡,人民困苦,因此音乐也多表现为哀思的曲调,后多指颓靡淫荡的歌曲。 西汉・戴圣《礼记・乐记》:“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千锤打锣,一锤定音 比喻在众说纷纭的情况下发表决定性的意见。 郭澄清《大刀记》第十章:“千锤打锣,一锤定音——队长,你就决定吧。”
音容宛在 仿佛还听到他的声音,还看到他的容貌神情。形容对死者的想念。 唐・李翱《祭吏部韩侍郎文》:“遣使祭斝,百酸搅肠,音然宛在,曷日而忘?”
空谷足音 谷:山谷。
在寂静的山谷中听到脚步声。比喻非常难得的音信或事物。
庄周《庄子・徐无鬼》:“闻人足音跫然而喜矣。”
渺无音信 指毫无消息。 巴金《发的故事・窗下》:“你不能就这样渺无音信地丢开了我,让我孤零零地住在这个陌生的大城市里。”
音吐鸿畅 声音洪亮而且畅达。 北宋《新唐书・卢钧传》:帝元日大飨含元殿,钧年八十,升降如仪,音吐鸿畅,举朝咨叹。
泮林革音 《诗·鲁颂·泮水》:“翩彼飞鸮,集于泮林,食我桑黮,怀我好音。
”郑玄笺:“言鸮恒恶鸣,今来止于泮水之木上,食其桑黮。
为此之故,故改其鸣,归就我以善音。喻人感于恩则化也。”后用“泮林革音”比喻在好的影响感化下而改变旧习性。
《诗经・鲁颂・泮水》:“翩彼飞鸮,集于泮林,食我桑黮,怀我好音。”郑玄笺:“言鸮恒恶鸣,今来止于泮水之木上,食其桑黮。为此之故,故改其鸣,归就我以善音。喻人感于恩则化也。”
异口同音 不同人说同样的话,形容看法、意见完全一致。 南朝・梁・沈约《宋书・庾炳之传》:“伏复深思,只有愚滞,今之事迹,异口同音,便是彰著,政未测得物之数耳。”
哓音瘏口 犹言舌敝唇焦。形容说话之多,费尽口舌。 梁启超《本馆第一百册祝辞》:“虽然,菲封不弃,敝帚自珍,哓音瘏口,亦已三年,言念前劳,不欲泯没。”
音容如在 声音和容貌仿佛还在。形容对死者的想念。同“音容宛在”。 《何典》第八回:“真堪爱,如花似玉风流态。风流态,眠思梦想,音容如在。”
养音九皋 比喻贤才隐居修德。语出《诗·小雅·鹤鸣》:“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
”。
语出《诗经・小雅・鹤鸣》:“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
众啄同音 犹众口一词。所有的人都说同样的话。 《“五四”爱国运动资料・上海罢市救亡史》:“和会方开,公论犹在。青岛归我,众啄同音。”
聆音察理 听到声音就能明察事理。指善于分析。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14回:“我老孙,颇有降龙伏虎的手段,翻江搅海的神通;见貌辨色,聆音察理。”
芜音累气 芜:比喻文辞杂乱。
形容芜杂累赘的辞句。
《宋书・谢灵运传论》:虽清辞丽曲,时发乎篇,而芜音累气,固亦多矣。
跫然足音 跫:脚步声。
原指长期住在荒凉寂寞的地方,对别人的突然来访感到欣悦。后常比喻难得的来客。
战国・庄子《庄子・徐无鬼》:“夫逃虚空者,藜藋柱乎鼪鼬之径,踉位其空,闻人足音跫然而喜矣。”
跫然之音
伫候佳音 伫:久立而等待。
久久站着等候好的消息。
佛旨纶音 纶音:皇帝的诏令。
菩萨的旨意,皇帝的诏令。指必须遵行的号令。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40回:“便是佛旨纶音,要把她送到龙宫去,作个龙女,也许是万两黄金,买不动她那不字儿。”
郑卫之音 郑卫:指春秋时的郑国和卫国。
指春秋战国时郑、卫等国的民间音乐。
《礼记・乐记》:“魏文侯问于子夏曰:‘吾端冕而听古乐,则惟恐卧;听郑卫之音,则不知倦。敢问古乐之如彼,何也?新乐之如此,何也?’”
杳无音信 杳:不见踪影;没有迹象;音信:消息;回信。
形容信息断绝;了解不到对方的情况。
宋・黄孝迈《咏水仙》词:“警鸿去后,轻抛素袜,杳无音信。”
五音六律 五音:指宫、商、角、徵、羽五个音阶;六律:定乐器的标准。
指古代音律。后也泛指音乐。
《尚书・益稷》:“予欲闻六律,五声,八音,在治忽;以出纳五言,汝听。”《孟子・离娄上》:“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渺无音讯 指毫无消息。 吴运铎《把一切献给党・新任务》:“太阳下了山,同志们打起灯笼火把,披开一丛丛的荒草搜寻,炮弹还是渺无音讯。”
梵呗圆音 梵:清净;呗:佛教的赞歌;圆:圆通。
诵佛教经典,唱佛教赞歌,讲佛教教义。指举行法会。
鲁迅《法会和歌剧》:“梵呗圆音,竟将为轻歌曼舞所‘加被’,岂不出乎意表也哉!”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音的成语、带音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