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革的成语
带革的四字成语(共找到54条成语)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革面洗心 | 清除旧思想,改变旧面貌。比喻彻底改过,重新做人。 | 《周易・革》:“君子豹变,小人革面。” |
矫国革俗 | 匡正国事,改革敝俗。 | 《战国策・齐策六》:“矫国革俗于天下,功名可立也。”司马贞索隐:“矫正国事,改更弊俗也。” |
泮林革音 | 《诗·鲁颂·泮水》:“翩彼飞鸮,集于泮林,食我桑黮,怀我好音。 ”郑玄笺:“言鸮恒恶鸣,今来止于泮水之木上,食其桑黮。 为此之故,故改其鸣,归就我以善音。喻人感于恩则化也。”后用“泮林革音”比喻在好的影响感化下而改变旧习性。 |
《诗经・鲁颂・泮水》:“翩彼飞鸮,集于泮林,食我桑黮,怀我好音。”郑玄笺:“言鸮恒恶鸣,今来止于泮水之木上,食其桑黮。为此之故,故改其鸣,归就我以善音。喻人感于恩则化也。” |
金革之声 | 金革:兵器和铠甲。 兵器与铠甲相撞击的声音。指战争。 |
唐・韩愈《上巳日燕太学听弹琴诗序》:“四方无斗争金革之声。” |
革故鼎新 | 除去旧的;建立新的。多指改朝换代或重大改革。革:改革。 故:旧的。 |
《周易・杂卦》:“革,去故也,鼎,取新也。” |
偃革尚文 | 停息武备,注重文教。 | 北宋《新唐书・萧俛传》:“穆宗初,两河底定,俛与段文昌当国,谓四方无虞,遂议太平事,以为武不可黩,劝帝偃革尚文。” |
革图易虑 | 改变计谋策略。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袁谭传》:“若乃天启尊心,革图易虑,则我将军匍匐悲号于将军股掌之上。” |
马革盛尸 | 见“马革裹尸”。 | 金・何宏中《述怀》诗:“马革盛尸每恨迟,西山饿踣更何辞。” |
洗削更革 | 清洗、削平、更改、变革。形容大刀阔斧地实行改革。 | 唐・杜牧《罪言》:“洗削更革,罔不顺适,唯山东不服,亦再攻之,皆不利以返。” |
裹尸马革 | 革:皮革。 用马皮包裹尸体。形容将士战死沙场的英勇无畏的气慨。 |
宋・陆游《陇头水》:“男儿坠地志四方,裹尸马革固其常。” |
兵革之祸 | 兵革:兵器战甲,引申为战争。 指发生战争。 |
东汉・班固《汉书・五行志中之下》:“将有急怒之谋,以生兵革之祸。” |
革风易俗 | 改变风气和习俗。 | |
洗心革面 | 洗心:消除邪恶的思想;革面:改变旧的面目。 比喻彻底悔改;重新做人。 |
晋・葛洪《抱朴子》:“洗心而革面者,必若清波之涤轻尘。” |
革旧从新 | 同“革故鼎新”。 | 《魏书・食货志》:“今革旧从新,为里党之法,在所牧守,宜以喻民,使知去烦即简之要。” |
革面革心 | 见“革面洗心”。 | 明・杨慎《送薛曲泉之镇雄勘夷手卷词》:“笑鄙夫畏首尾,蔚蔚九变豹,俾心人革面革心,惠我无私。” |
革旧鼎新 | 同“革故鼎新”。 | 明・李贽《代深有告文》之二:“切以诵经者,所以明心见性,礼忏者,所以革旧鼎新。” |
磨揉迁革 | 迁革:变化。 通过磨练引导使人的思想发生变化。 |
宋・欧阳修《吉州学记》:“予闻教学之法本于人性,磨揉迁革使趋于善。” |
风行革偃 | 风一吹草就倒下。比喻道德文教的感化人。 | 春秋・孔子《论语・颜渊》:“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
革职留任 | ||
衽革枕戈 | 以铠甲为席,以兵器为枕。形容战事频繁,生活不安定。 | 严复《原强》:“当是之时,哀哀黔首,衽革枕戈,不得喙息,盖几靡有孑遗,秏矣!” |
马革裹尸 | 革:皮;皮革;裹:包。 用马皮将尸体包起来。形容英雄战死杀场的决心和无畏气概。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马援传》:“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 |
西装革履 | 身穿西装,脚穿皮鞋。形容衣着入时。 | 孙犁《澹定集闇室纪年>摘抄》:“这位‘管乐’西服革履,趾高气扬。后来忽然低头丧气起来。” |
革心易行 | 谓改正错误思想,改变错误行为。 | 汉・贾谊《新书・先醒》:“于是革心易行,衣苴布,食疄(田改丰)馂,昼学道而夕讲之。” |
偃革为轩 | 指停息武备,修治文教。 | 西汉・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殷事已毕,偃革为轩,倒置兵戈,覆以虎皮,以示天下不复用兵。”裴駰集解引如淳曰:“革者,革车也;轩者,赤黻乘轩也。偃武备而治礼乐也。” |
革刚则裂 | 革:皮革;刚:硬。 皮革太硬就容易断裂。比喻人或集团过分强硬就容易遭致失败或灭亡。 |
汉・刘向《说苑・敬慎》:金刚则折,革刚则裂,人君刚则国家灭,人臣刚则交友绝。 |
万世不革 | 革:改,改变。 永远不改变。 |
|
鼎新革故 | 旧指朝政变革或改朝换代。现泛指除掉旧的,建立拳的。 | 《周易・杂卦》:“革,去故也;鼎,取新也。” |
偃革倒戈 | 指停息武备,不事战争。 | 元・刘壎《隐居通议・经史一》:“偃革倒戈,归马放牛,乃灭殷以后事;今楚汉相持,正是兵锋之交,而言及此,曾不顾其为迂,何也?” |
兵革互兴 | 兵革:兵器衣甲,比喻战争;兴:发起,发动。 互相发动战争,战乱相继发生。形容时局不安定,战乱频繁。 |
南朝・梁・江淹《铜剑赞序》:春秋迄于战国,战国至于秦时,攻争纷乱,兵革互兴。 |
洗心革意 | 革:改变。 洗去邪恶的想法,改变旧有的心思和意向。 |
《周书・苏绰传》:“凡诸牧守令长,宜洗心革意,上承朝旨,下宣教化矣。”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革的成语、带革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