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雪的成语
带雪的四字成语(共找到167条成语)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啮雪吞毡 | 汉朝苏武被匈奴单于囚禁于大窖中,不供应饮食,苏武乃嚼雪混同毡毛而吞食。事见《汉书·苏建传》。后用以比喻困境中艰难的生活。 | 明・高明《汲古阁本琵琶记》第二十一出:“啮雪吞毡,苏卿犹健;餐松食柏,到做得神仙侣。这糠呵!纵然吃些何虑?” |
白雪皑皑 | 皑皑:洁白的样子,多用来形容霜雪。 洁白的积雪银光耀眼。 |
冰心《再寄小读者》:“白雪皑皑,山顶上悬着一钩淡黄色的新月。” |
报冤雪恨 | 报复仇怨,洗刷旧恨。与“报怨雪耻”义近。 | 醒世姻缘第六十五回:“我却哪里寻个母亲与我报冤雪恨?” |
立雪求道 | 旧指恭敬虔诚地求道。 |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三:十二月九日夜,天大雨雪,光坚立不动,迟明,积雪过膝。师悯而问曰:‘汝久立雪中,当求何事?’光悲泪曰:‘惟愿和尚慈悲,开甘露门,广度群品。’ |
雪鬓霜毛 | 同“雪鬓霜鬟”。 | 元・李寿卿《伍员吹箫》第四折:“只要他休泄漏俺这萍跟浪脚,那知道翻断送他雪鬓霜毛。” |
雪月风花 | ①代指四时景色。②喻男女情事。 | 元・贯云石《粉蝶花》套曲:“古往今来题咏多,雪月风花事事可。” |
冷如霜雪 | 冷得象霜雪一样。比喻待人接物毫无感情,象霜雪一样冷。也比喻态度严正,不可接近。 | 汉・王逸《正部论》:“谚曰:政如冰霜,奸宄消亡;威如雷霆,寇贼不生。”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俺老夫人治家严肃,凛若冰霜。 |
艳如桃李,冷如霜雪 | 形容女子容貌艳丽而态度严肃。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侠女》:“女子得非嫌吾贫乎?为人不言亦不笑,艳如桃李,而冷如霜雪,奇人也!” |
冰魂雪魄 | 冰、雪:如冰的透明,雪的洁白。 比喻人品质高尚纯洁。 |
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海叙不遇》:“诗曰:‘忍苦为诗身到此,冰魂雪魄已难招;直教桂子落坟上,生得一枝冤始销。’” |
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 比喻只管自己的事,不管别人的事。 | 明・沈璟《义侠记・除凶》:“他自要去送性命,干俺甚事,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
萤灯雪屋 | 指勤学苦读。同“萤窗雪案”。 | 宋・叶適《石洞书院记》:“游之兴废,家之盛衰占焉;学之兴废,人之盛衰占焉。学不待地也,萤灯雪屋,苟取尺寸,而圣贤之业可成矣。” |
担雪填井 | 见“担雪塞井”。 | 《五灯会元・智海平禅师法嗣・净因继成禅师》:“大似担雪填井,傍若无人。” |
担雪填河 | 见“担雪塞井”。 | 《全元散曲・普天乐・嘲风情》:“姐姐每钻冰取火,婆婆每指山卖磨,哥哥每担雪填河。” |
冰肌雪肠 | 比喻身心洁白,没有污点。 | 清・孔尚任《桃花扇・筵席》:“东林伯仲,俺青楼皆知敬重。干儿冰肌雪肠原自同,铁心石腹何愁冻。吐不尽鹃血满胸。” |
雪上加霜 | 积雪上又添加寒霜。比喻接连遭受灾难。 |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伊退步而立。师云:‘汝只解瞻前,不解顾后。’伊云:‘雪上更加霜!’” |
冰柱雪车 | 唐朝名士刘叉结识韩愈后作的两首好诗的名称。泛指好诗。 | 宋・胡继宗《书言故事・天文类》:“称人诗好曰:‘冰柱雪车’之句。” |
抱雪向火 | 向火:烤火。 抱着雪烤火。比喻做法和目的不一致,不能解决问题。 |
|
阳春白雪 | 阳春;白雪:是战国时代楚国的艺术性较高难度较大的歌曲;后来泛指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
战国・楚 宋玉《对楚王问》:“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而已。” |
流风回雪 | 轻逸飘摇貌。 | 三国・魏・曹植《洛神赋》:“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鹞兮若流风之回雪。” |
雪风花月 | ||
雪牖萤窗 | 雪牖:指晋朝孙康映雪读书的典故;萤窗:指晋朝车胤囊萤读书的典故。 比喻贫穷苦读。 |
唐・顾云《上池州庾员外启》:披经阅史,无怠于光阴;雪牖萤窗,每加于悬刺。 |
雪泥鸿迹 | 同“雪泥鸿爪”。 | 清・冯珍《摸鱼子・寄戴受兹》词:“去年曾记深宵语,也算雪泥鸿迹。” |
冰天雪窖 | 窖:收藏物品的地下室。 到处是冰和雪。形容极为寒冷的景象。 |
清・陈康祺《郎潜纪闻》第四卷:“公子编修汝舟随侍,劝以节劳暂息。公慨然曰:‘二万里冰天雪窖,只身荷戈,未尝言苦,此时反惮劳乎?’” |
咏雪之慧 | 咏颂雪花的才智。 | 《晋书・王凝之妻谢氏》:“又尝内集,俄而雪骤下,安曰:‘何所似也?’安兄子朗曰:‘散盐空中差可拟。’道韫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
飞鸿踏雪 | 鸿:大雁。 大雁踩过的雪地。比喻往事所遗留下来的痕迹。亦作“雪泥鸿爪”、“飞鸿印雪”、“飞鸿雪爪”。 |
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诗:“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
兵不雪刃 | 兵器上没有沾上血。形容未经战斗就轻易取得了胜利。 | 《荀子・议兵》:“故近者亲其善,远方慕其德,兵不血刃,远迩来服。” |
雪胎梅骨 | 喻高洁。 | 清・李渔《怜香伴・香咏》:“小姐这等诗真有雪胎梅骨,冷韵幽香。” |
洗雪逋负 | 洗雪:队掉;逋负:旧欠,引伸为旧恨。 报仇雪恨,以偿夙愿。 |
《后汉书・段颎传》:“洗雪百年之逋负,以慰忠将之亡魂。” |
积雪囊萤 | 积雪:南朝孙康映雪读书。 囊萤:晋代车胤把萤火虫装在口袋里,借荧光读书。 形容刻苦攻读。 |
元・郑光祖《梅香》第一折:“使小姐振厥家声,又何须悬头刺股、积雪囊萤,那里也齐家治国、显姓扬名。” |
报仇雪耻 | 雪:洗刷;除去。 报冤仇;除耻辱;也作“报怨雪耻”。 |
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二》:“若先王之报仇雪耻,夷万乘之强国。”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雪的成语、带雪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