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雁的成语
带雁的四字成语(共找到64条成语)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鱼书雁帖 | 泛指书信。 | 明・高濂《绛都春序・题情》套曲:“空接,鱼书雁帖,反教人添哽咽。”明・王九思《绛都春序・四时闺怨》套曲:“盼征鸿在天外,行列,烦寄却鱼书雁帖。” |
雁塔名标 | 雁塔:西安慈恩寺内的大雁塔,唐代进士多题姓名于塔下。 在大雁塔内标名。旧时考中进士的代称。 |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三:进士题名,自神龙之后,过关宴后,率皆期集于慈恩塔下题名。 |
箭穿雁口 | 箭:弓箭;穿:通过,穿通。 比喻闭嘴不出声。 |
元・马致远《汉宫秋》:“似箭穿雁口,没个人敢咳嗽。” |
寄雁传书 | 谓传递书信。 | 宋・黄庭坚《寄黄几复》诗:“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
孤雁出群 | 出:超出。 形容很特殊。 |
清・夏世钦《槐轩论诗法》:“盖首句出韵,名为孤雁入群;末句出韵,名为孤雁出群。” |
鱼雁沉杳 | 杳:远得不见踪影。 比喻书信断绝。 |
唐・戴淑伦《相思曲》:鱼沉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 |
雁足传书 | 雁:大雁;书:书信。 大雁能传递书信。 |
《汉书・苏武传》: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 |
木雁之间 | 指处于有用和无用之间。比喻才能或水平中等。 | 战国・宋・庄周《庄子・山木》:“昨日山中之木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 |
鱼信雁书 | 鱼信、雁书:古代指书信。 后多用以指书信。 |
南朝・梁・王僧孺《捣衣》诗:尺素在鱼肠,寸心凭雁足。 |
指雁为羹 | 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 | 元・宋方壶《醉花阴・赶苏卿》:“当初指雁为羹,似充饥画饼,道无情却有情。” |
鱼封雁帖 | 泛指书信。 | 《吴骚・步步娇・闺怨》:“湘江竭,燕山截,断鱼封雁帖。”《南宫词纪・绛都春・四时怨别》:“伤秋宋玉悲何切,盼征鸿在天外行列,烦寄却鱼封雁帖。” |
雁足留书 | 大雁脚上系有书信。 | 东汉・班固《汉书・苏武传》:“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 |
箭穿雁嘴 | 比喻不开口说话。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一百十二回:“诸将见李逵等杀了这一阵,众人都胆颤心寒,不敢出战。问了数声,如箭穿雁嘴,钩搭鱼腮,默默无言,无人敢应。” |
鱼肠雁足 | 泛指书信。 | 唐・李绅《逾岭峤止荒陬抵高要》诗:“鱼肠雁足望缄封,地远三江岭万重。” |
鹰心雁爪 | 比喻心灵手快。 | 元・李文蔚《燕青博鱼》第四折:“你待要使用金银,打通关节,救拔囚牢,则俺燕青呵!须不是鹰心雁爪,早跳出虎穴狼巢。” |
雁行鱼贯 | 雁行:像雁飞时排成有序的行列;鱼贯:像游鱼一个挨着一个地连着。 形容许多人排成行列有秩序地行进或做某种动作。 |
唐・刘知己《史通・内篇》:昔《尚书》记言,《春秋》记事,以日月为远近,年世为前后;用使阅之者,雁行鱼贯,皎然可寻。 |
雁塔高标 | 雁塔:西安慈恩寺内的大雁塔,唐代进士多题姓名于塔下。 在大雁塔内标名。旧时考中进士的代称。 |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三:进士题名,自神龙之后,过关宴后,率皆期集于慈恩塔下题名。 |
衡阳雁断 | 衡山南峰有回雁峰,相传雁来去以此为界。比喻音信不通。 | 明・高明《琵琶记・官邸忧思》:“湘浦鱼沉,衡阳雁断,音书要寄无方便。” |
雁塔新题 | 见“雁塔题名”。 | 宋・林光朝《次韵奉酬赵校子直》:“雁塔新题墨未干,去年灯火向秋阑。” |
鱼书雁信 | 见“鱼书雁帖”。 | 《雍熙乐府・古调石榴花・闺思》:“总是伤情别离,则这鱼书雁信,冷清清杳无踪迹。” |
鱼沉雁渺 | 见“鱼沉雁渺”。 |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四十二回:“谡如蒿目时艰,空自拊髀,兼之宝山僻在海隅,文报不通,迢递并云,鱼沉雁渺,十分懊恼。” |
雁归湖滨,鸡落草棚 | 比喻各有特点,各有各的生活习惯和归宿。也比喻有志气的人四海为家,没志气的人只能生活在自己的小家庭里,无所作为。 | |
鸣雁直木 | 古人认为雁随阳而处,木随阳而直。比喻良才。 | 唐・姚思廉《梁书・袁昂传》:“臣东国贱人,学行何取,既殊鸣雁直木,故无结绶弹冠。” |
鱼尾雁行 | 谓兵轮行进之队列,一轮居中为首,其它轮船按人字形两旁依次排列,状如鱼尾,又如雁阵。 | |
鱼书雁帛 | 见“鱼书雁帖”。 | 清・李渔《闲情偶寄・器玩・制度》:“则笺简二字中,便有无穷本义,鱼书雁帛而外,不有竹刺之式可为乎?” |
雁素鱼笺 | 指书信。 | 明・邵璨《香囊记・途叙》:“雁素鱼笺,离愁满怀谁与传。” |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 | 人度过一生要留下姓名,雁飞过后要留下声音。比喻人的一生不能虚度,应做些有益于后人的事。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二回:我也闹了一辈子,人过留名,雁过留声,算是这么件事。老弟,你瞧着行得行不得?” |
雁行有序 | 雁行:指雁飞时有序的行列,引申为兄弟。 指兄长弟幼,年龄有序,如同雁之依行而有次序。 |
《诗经・郑风・大叔于田》:“两服上襄,两骖雁行。”《礼记・王制》:“父之齿,随行,兄之齿,雁行。”汉・应劭《汉官仪》:典职杨乔纠羊柔曰:柔知丞郎,雁行有序。 |
凫居雁聚 | 谓群聚一处。 | 宋・王安石《上五事书》:“然而天下之人,凫居雁聚,散而之四方而无禁也者,数千百年矣。” |
鱼笺雁书 | 泛指书信。 | 明・史叔考《醉罗歌・题情》套曲:“泪痕一线罗裙绣裾,相思两字鱼笺雁书。”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雁的成语、带雁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