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雁的成语

带雁的四字成语(共找到64条成语)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河鱼天雁 古传鱼雁都能传递书信,后即以“河鱼天雁”借指传送书信者。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回:“意马心猿萦梦寐,河鱼天雁托音书。”
雁去鱼来 书信往来。雁、鱼均喻书信。 元・汤式《湘妃引・有所赠》曲:“莺煎燕聒惹相思,雁去鱼来传恨词。”
雁行有序 雁行:指雁飞时有序的行列,引申为兄弟。
指兄长弟幼,年龄有序,如同雁之依行而有次序。
《诗经・郑风・大叔于田》:“两服上襄,两骖雁行。”《礼记・王制》:“父之齿,随行,兄之齿,雁行。”汉・应劭《汉官仪》:典职杨乔纠羊柔曰:柔知丞郎,雁行有序。
指雁为羹 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 元・宋方壶《醉花阴・赶苏卿》:“当初指雁为羹,似充饥画饼,道无情却有情。”
鱼沉雁杳 比喻书信不通,音信断绝。 唐・戴叔伦《相思曲》:“鱼沉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
雁行折翼 雁行:指雁飞时有序的行列,引申为兄弟。
比喻兄弟的死亡。
雁归湖滨,鸡落草棚 比喻各有特点,各有各的生活习惯和归宿。也比喻有志气的人四海为家,没志气的人只能生活在自己的小家庭里,无所作为。
断雁孤鸿 鸿:鸿雁。
离了群的孤独大雁。比喻孤身独处,多指未成婚的男子。
明・张凤翼《红拂记・杨公完偶》:“徐生,你一向断雁孤鸿,可曾寻偶否?”
雁影分飞 比喻两相分离。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马介甫》:“甚而雁影纷飞,涕空沾于荆树,鸾胶再觅,变遂起于芦花。”
鸿雁哀鸣 哀:悲哀。
比喻流离失所的灾民生活凄惨。
《诗经・小雅・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嗸嗸。”
衡阳雁断 衡山南峰有回雁峰,相传雁来去以此为界。比喻音信不通。 明・高明《琵琶记・官邸忧思》:“湘浦鱼沉,衡阳雁断,音书要寄无方便。”
雁杳鱼沉 比喻音信断绝。 元・刘廷信《折桂令・忆别》:“想人生最苦离别,雁杳鱼沉,信断音绝。”
雁序之情 雁序:指雁飞时有序的行列,引申为兄弟。
比喻兄弟之情。
唐・苏鹗《杜阳杂记》卷中:以涯执相权,遂跨蹇驴至京师索米,僦舍经三十余日,始得一见涯于门屏,所望不过一簿尉耳。涯潦倒无雁序之情。
鱼贯雁行 比喻连续而进,犹如鱼群相接,雁阵行进。 清・马建忠《上李伯相复议何学士如璋奏设水师书》:“所隶之舰即可成队合操,水师之鱼贯雁行,即陆军之步伐止齐。”
凫居雁聚 谓群聚一处。 宋・王安石《上五事书》:“然而天下之人,凫居雁聚,散而之四方而无禁也者,数千百年矣。”
雁塔名标 雁塔:西安慈恩寺内的大雁塔,唐代进士多题姓名于塔下。
在大雁塔内标名。旧时考中进士的代称。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三:进士题名,自神龙之后,过关宴后,率皆期集于慈恩塔下题名。
雁足传书 雁:大雁;书:书信。
大雁能传递书信。
《汉书・苏武传》: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
孤雁出群 出:超出。
形容很特殊。
清・夏世钦《槐轩论诗法》:“盖首句出韵,名为孤雁入群;末句出韵,名为孤雁出群。”
沉鱼落雁 沉:使下沉;落:使落下。
原指女子貌美;使游鱼下沉;使飞雁降落;不敢与之比美。后来形容女子容貌美丽动人。
战国・庄子《庄子・齐物论》:“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
鹰心雁爪 比喻心灵手快。 元・李文蔚《燕青博鱼》第四折:“你待要使用金银,打通关节,救拔囚牢,则俺燕青呵!须不是鹰心雁爪,早跳出虎穴狼巢。”
燕雁代飞 燕夏天来温带,冬天归南方;雁冬天来温带,夏天归南方。比喻各自一方,不能相见。 西汉・刘安《淮南子・地形训》:“磁石上飞,云母来水,土龙致雨,燕雁代飞。”
鱼书雁帖 泛指书信。 明・高濂《绛都春序・题情》套曲:“空接,鱼书雁帖,反教人添哽咽。”明・王九思《绛都春序・四时闺怨》套曲:“盼征鸿在天外,行列,烦寄却鱼书雁帖。”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 人度过一生要留下姓名,雁飞过后要留下声音。比喻人的一生不能虚度,应做些有益于后人的事。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二回:我也闹了一辈子,人过留名,雁过留声,算是这么件事。老弟,你瞧着行得行不得?”
鹰拿雁捉 比喻缉捕时的快速凶猛。 《平山冷燕》第五回:“圣旨一下,早有锦衣卫官已将窦国一、宋信鹰拿雁捉的拖了出来。”
沈鱼落雁 亦作“沉鱼落雁”。 《庄子·齐物论》:“ 毛嬙 、 丽姬 ,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
”本谓人之所美而鱼鸟避之。后世用“沉鱼落雁”形容女子容貌极美。 宋 无名氏 《错立身》戏文第二出:“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
” 明。
雁行鱼贯 雁行:像雁飞时排成有序的行列;鱼贯:像游鱼一个挨着一个地连着。
形容许多人排成行列有秩序地行进或做某种动作。
唐・刘知己《史通・内篇》:昔《尚书》记言,《春秋》记事,以日月为远近,年世为前后;用使阅之者,雁行鱼贯,皎然可寻。
雁塔题名 旧时考中进士的代称。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三:“进士题名,自神龙之后,过关宴后,率皆期集于慈恩塔下题名。”
鸣雁直木 古人认为雁随阳而处,木随阳而直。比喻良才。 唐・姚思廉《梁书・袁昂传》:“臣东国贱人,学行何取,既殊鸣雁直木,故无结绶弹冠。”
雁塔高标 雁塔:西安慈恩寺内的大雁塔,唐代进士多题姓名于塔下。
在大雁塔内标名。旧时考中进士的代称。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三:进士题名,自神龙之后,过关宴后,率皆期集于慈恩塔下题名。
雁默先烹 比喻无才者先被淘汰。 战国・庄子《庄子・山木》:“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雁的成语、带雁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