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雁的成语
带雁的四字成语(共找到64条成语)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雁序之情 | 雁序:指雁飞时有序的行列,引申为兄弟。 比喻兄弟之情。 |
唐・苏鹗《杜阳杂记》卷中:以涯执相权,遂跨蹇驴至京师索米,僦舍经三十余日,始得一见涯于门屏,所望不过一簿尉耳。涯潦倒无雁序之情。 |
雁归湖滨,鸡落草棚 | 比喻各有特点,各有各的生活习惯和归宿。也比喻有志气的人四海为家,没志气的人只能生活在自己的小家庭里,无所作为。 | |
鱼沉雁杳 | 比喻书信不通,音信断绝。 | 唐・戴叔伦《相思曲》:“鱼沉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 |
雁断鱼沉 | 见“雁逝鱼沉”。 | 清・湘灵子《轩亭冤・哭墓》:“雁断鱼沉,久隔音尘,此后相思两地分。” |
指雁为羹 | 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 | 元・宋方壶《醉花阴・赶苏卿》:“当初指雁为羹,似充饥画饼,道无情却有情。” |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 | 人度过一生要留下姓名,雁飞过后要留下声音。比喻人的一生不能虚度,应做些有益于后人的事。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二回:我也闹了一辈子,人过留名,雁过留声,算是这么件事。老弟,你瞧着行得行不得?” |
雁默先烹 | 比喻无才者先被淘汰。 | 战国・庄子《庄子・山木》:“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 |
鹰心雁爪 | 比喻心灵手快。 | 元・李文蔚《燕青博鱼》第四折:“你待要使用金银,打通关节,救拔囚牢,则俺燕青呵!须不是鹰心雁爪,早跳出虎穴狼巢。” |
雕心雁爪 | 比喻心狠手辣。 | 元・马致远《汉宫秋》楔子:“为人雕心雁爪,做事欺大压小。” |
雁南燕北 | 比喻两地分离。 | 《说岳全传》第三四回:“几载飘零逐转蓬,年来多难与兄同。雁南燕北分飞久,蓦地相逢似梦中。” |
鱼书雁足 | 鱼书、雁足:古代传说指书信的传递者。 后多用以指书信。 |
南朝・梁・王僧孺《捣衣》诗:尺素在鱼肠,寸心凭雁足。 |
落雁沉鱼 | 雁见了飞落地面,鱼见了潜入水底。形容女子容貌美丽动人。 | 战国・庄子《庄子・齐物论》:“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 |
鱼书雁帖 | 泛指书信。 | 明・高濂《绛都春序・题情》套曲:“空接,鱼书雁帖,反教人添哽咽。”明・王九思《绛都春序・四时闺怨》套曲:“盼征鸿在天外,行列,烦寄却鱼书雁帖。” |
箭穿雁嘴 | 比喻不开口说话。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一百十二回:“诸将见李逵等杀了这一阵,众人都胆颤心寒,不敢出战。问了数声,如箭穿雁嘴,钩搭鱼腮,默默无言,无人敢应。” |
鱼书雁信 | 见“鱼书雁帖”。 | 《雍熙乐府・古调石榴花・闺思》:“总是伤情别离,则这鱼书雁信,冷清清杳无踪迹。” |
雁行有序 | 雁行:指雁飞时有序的行列,引申为兄弟。 指兄长弟幼,年龄有序,如同雁之依行而有次序。 |
《诗经・郑风・大叔于田》:“两服上襄,两骖雁行。”《礼记・王制》:“父之齿,随行,兄之齿,雁行。”汉・应劭《汉官仪》:典职杨乔纠羊柔曰:柔知丞郎,雁行有序。 |
雁塔高标 | 雁塔:西安慈恩寺内的大雁塔,唐代进士多题姓名于塔下。 在大雁塔内标名。旧时考中进士的代称。 |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三:进士题名,自神龙之后,过关宴后,率皆期集于慈恩塔下题名。 |
鸿雁哀鸣 | 哀:悲哀。 比喻流离失所的灾民生活凄惨。 |
《诗经・小雅・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嗸嗸。” |
雁影分飞 | 比喻两相分离。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马介甫》:“甚而雁影纷飞,涕空沾于荆树,鸾胶再觅,变遂起于芦花。” |
雁塔新题 | 见“雁塔题名”。 | 宋・林光朝《次韵奉酬赵校子直》:“雁塔新题墨未干,去年灯火向秋阑。” |
雁去鱼来 | 书信往来。雁、鱼均喻书信。 | 元・汤式《湘妃引・有所赠》曲:“莺煎燕聒惹相思,雁去鱼来传恨词。” |
雁过长空 | 大雁在高空飞过,没有留下痕迹。比喻往事已过,旧影难寻。 |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四:僧问:‘雁过长空,影沉寒水。雁无遗踪之意,水无沉影之心。还端的也无?’师曰:‘芦花两岸雪,江水一天秋。’ |
衡阳雁断 | 衡山南峰有回雁峰,相传雁来去以此为界。比喻音信不通。 | 明・高明《琵琶记・官邸忧思》:“湘浦鱼沉,衡阳雁断,音书要寄无方便。” |
箭穿雁口 | 箭:弓箭;穿:通过,穿通。 比喻闭嘴不出声。 |
元・马致远《汉宫秋》:“似箭穿雁口,没个人敢咳嗽。” |
雁泊人户 | 犹雁户。 | |
飞雁展头 | 比喻不了解情况,凭主观想象做事着。 | 宋・苏轼《仇池笔记》:黄荃画飞雁,头足皆展。或曰飞鸟缩头则展足,缩足则展头,无两者展,验之信然。 |
鱼沉雁渺 | 见“鱼沉雁渺”。 |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四十二回:“谡如蒿目时艰,空自拊髀,兼之宝山僻在海隅,文报不通,迢递并云,鱼沉雁渺,十分懊恼。” |
孤雁出群 | 出:超出。 形容很特殊。 |
清・夏世钦《槐轩论诗法》:“盖首句出韵,名为孤雁入群;末句出韵,名为孤雁出群。” |
雁过拔毛 | 雁飞过也要拔下毛来。比喻不放过任何机会;利用手中权力来攫取利益。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1回:“话虽如此,他既没那‘雁过拔毛’的本事,就该悄悄儿走。” |
寄雁传书 | 谓传递书信。 | 宋・黄庭坚《寄黄几复》诗:“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雁的成语、带雁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