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问的成语

带问的四字成语(共找到126条成语)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卖弄学问 指故意显示自己有文化水平。
不问不闻 闻:听。
不问也不听。形容对事情不关心,很冷淡。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回:“所以这李纨虽青春丧偶,且居处于膏粱锦绣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不问不闻,惟知侍亲养子。”
问安视膳 每日必问安,每餐必在左。指古代诸侯、王室子弟侍奉父母的孝礼。 《礼记・文王世子》:“文王之为世子,朝于王季日三。鸡初鸣而衣服,至于寝门外,问内竖之御者曰:‘今日安否何如?’……食上,必在视寒暖之节,食下,问所膳。”
问俗问禁 问:打听;俗:风俗;禁:禁忌。
询问风俗和禁忌。
《礼记・曲礼上》: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
耕当问奴 比喻办事应该向内行请教。 《宋书・沈庆之传》:“治国如治家。耕当问奴,织当访婢。”
寻根问蒂 追求根底。一般指追问一件事的原由。 元《宋史・赵逵传》:考历代兴衰治乱之迹,与当代名人钜公出处大节,根穷底究,尚友其人。
舍本问末 舍:舍弃。
指舍弃农耕去从经商。泛指做事不从根本上着手,而在枝节上用功夫。
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岂舍本而问末者耶?”
不敢问津 问津:询问渡口,问路。
指高贵的、深奥的事物不敢过问或尝试。
春秋・孔子《论语・微子》:“长沮桀溺藕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置而不问 置:设置。
对设置任命的官员放在一旁不再过问。指对事情不加过问。
宋・苏轼《汉文帝之行事有可疑者三》:“上林令吏之不材,而虎圈啬夫,才之过人者也,才者遗而不录,不才者置而不问,则事之不废坏者有几?”
质疑问难 质疑:请人解答疑难;问难:对于疑问反复讨论、分析或辩论。
提出疑难,请教别人或一起讨论。
清・徐枋《与曾青藜书》:“此既古人之所有取,亦友朋质疑问难之一乐也。”
有问必答 有什么问题都给以解答。 钱宁《圣人》第17章:“他是陈国太史,兼宫中答应,也是满腹经纶,一肚子知识之人,博学得到了有问必答、不问也答的地步。”
答问如流 答:回答。
形容答对流畅。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86回:“此时秦宓语言清朗,答问如流,满座皆惊。”
十死不问 谓即使犯十次死罪也予宽恕。 《北史・艺术传・皇甫玉》:“孝昭赐赵郡王十死不问,王喜曰:‘皇甫玉相臣,云当恶死,今复何虑?’”
此问彼难 这个诘问,那个责难。 鲁迅《华盖集续编・送灶日漫笔》:“讨论问题,研究章程,此问彼难,风起云涌。”
投石问路 原指夜间潜入某处前,先投以石子,看看有无反应,借以探测情况。后用以比喻进行试探。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12回:“此名为‘投石问路’。下面或是有沟,或是有水,就是落在实地,再没有听不出来的。”
寻花问柳 随意漫游;玩赏春景。也比喻男子引诱玩弄妇女;特指宿娼狎妓。寻:探访。
唐・杜甫《严中丞枉驾见过》诗:“元戎小队出郊炯,问柳寻花到野处。”
善问者如攻坚木 形容在学问上善于问难的人,应当是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像木工砍硬木先从易进斧的地方下手一样。 《礼记・学记》:善问者如攻坚木,庑其易者,后其节目。
搜根问底 搜:寻求。
指追问其原因和结果。
曾朴《孽海花》第八回:“彩云的大姐,正要问那位叫的,只说得半句,被彩云啐了一口道:‘蠢货!谁要你搜根问底?’”
攀花问柳 见“攀花折柳”。 明・陆采《明珠记・写诏》:“殷勤领命到荒山,心事未相关;攀花问柳,勾莺引燕,方寸心间。”
问舍求田 只知道置产业。比喻没有远大的志向。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陈登传》:“君有国士之名,今天下大乱,帝主失所,望君忧国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问舍,言无可采,是元龙所讳也,何缘当与君语。”
问羊知马 比喻从旁推究,弄清楚事情真相。 东汉・班固《汉书・赵广汉传》:“钩距者,设欲知马贾,则先问狗,已问羊,又问牛,然后及马。”
盘根问底 盘:仔细查问;问:寻问。
盘问、追究事情的根由。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四十四回:“无如林之洋虽在海外走过几次,诸事并不留心,究竟见闻不广,被小山盘根问底,今日也谈,明日也谈,腹中所有若干典故,久已告竣。”
问道于盲 盲:瞎子。
向瞎子问路。比喻向什么也不懂的人请教;不解决问题。
唐・韩愈《答陈生书》:“足下求速化之术,不于其人,乃以访愈,是所谓借听于聋,求道于盲。”
入乡问俗 进入一个地方,先要问清那里的习俗,以求适应当地的情况。 《解放日报》1944.4.5:“我们要吸收群众的经验,一定要‘入乡问俗’。”
入竟问禁 竟:境的古字;禁:禁忌。
进入一个国家或地区,先要问清楚那里有什么禁令,以免触犯。
西汉・戴圣《礼记・曲礼上》:“入竟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孔颖达疏:“入竟而问禁者……竟,界首也。禁谓国中政教所忌。凡至竟界,当先访问主国何所禁也。”
刨根问底 刨出根子追出底细。 老舍《老张的哲学》:“谁能刨根问底的要证据。”
追根问底 见“追根究底”。 康濯《春种秋收・三面宝镜》:“至于后来那水车问题,他也实在说的毫无漏洞,但老来旺一伙竟非要拧住他追根问底!”
不问青红皂白 比喻不分是非,不问情由。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回:“何况这回巡捕做了原告,自然不问青红皂白,要惩办被告了。”
问天呵壁 问天:向天发问;呵:大声呵斥。
形容文人不得志而发牢骚。
汉・王逸《天问序》:屈原放逐,忧心愁悴,彷徨山泽,经历陵陆,嗟号昊旻,仰天叹息。……因书其壁,呵而问之,以渫愤懑,舒泻愁思。
发兵问罪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问的成语、带问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