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锥的成语
带锥的四字成语(共找到34条成语)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无置锥地 | 见“无立锥之地”。 | 唐・韦应物《答故人见谕》诗:“况本濩落人,归无置锥地。” |
锥处囊中 | 囊:口袋。 锥子放在口袋里,锥尖就会露出来。比喻有才能的人不会长久被埋没,终能显露头角。 |
西汉・司马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 |
无置锥之地 | 锥:锥子。 没有插锥尖的一点地方。形容极其贫困。 |
战国・赵・荀况《荀子・儒效》:“虽穷困冻馁,必不以邪道为贪;无置锥之地,而明于持社稷之大义。” |
以锥餐壶 | 用锥子到壶里取东西吃。比喻达不到目的。 | 《荀子・劝学》:“不道礼宪,以《诗》、《书》为之,譬之犹以指测河也,以戈舂黍也,以锥餐壶也,不可以得之矣。” |
囊里盛锥 |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 使遂早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后以“囊里盛锥”谓让有才能的人得到机会表现自己。 |
西汉・司马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早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 |
身无立锥 | 没有寸土可以容身。比喻极小的地方。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1回:“今日身无立锥,诚恐有误诸君。” |
置锥之地 | 置:放。 锥:锥子。 插锥子的地方。形容极小的地方。亦作“立锥之地”。 |
战国・庄子《庄子・盗跖》:“尧舜有天下,子孙无置锥之地。” |
管窥锥指 | 用管窥天,以锥指地。 从竹管里观察天,怎能了解天窨有多大?用锥子来探测地,又怎能知道地究竟有多厚? 喻学识浅陋,所知有限。 |
语出《庄子 秋水》:“是直用管窥天,用锥指地也,不亦小乎!”钱锺书 《<管锥编>序》:“遂料简其较易理董者,锥指管窥,先成一辑。” |
脱颖囊锥 | 喻才能出众者。 | 明・沈鲸《双珠记・元宵灯宴》:“非画饼,似脱颖囊锥,头角峥嵘。” |
上无片瓦遮身,下无立锥之地 | 形容一无所有,贫困到了极点。 | 清・张南庄《何典》第九回:“原来刘打鬼收成结果了雌鬼,把活鬼的古老宅基也卖来喂了指头,弄得上无片瓦遮身,下无立锥之地,只得仍缩在娘身边。” |
剥肤锥髓 | 剥:剥去;肤:皮肤;锥:敲打。 剥人皮肤,敲人骨髓。比喻极其残酷地压榨和剥削。 |
宋・司马光《遗留物第二札子》:“我辈剥肤锥髓,以供赋敛,而浩浩入群臣之家,如泥沙不惜,其心安得?” |
贫无立锥之地 | 穷得连可以插下锥子那样小的地方都没有。形容穷困之极。 |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四:“十子者,不能亲也,无置锥之地,而王公不能与争名,则是圣人之未得志者也。”《汉书・食货志》:“富者田连仟佰,贫者亡(无)立锥之地。” |
如锥画沙 | 象用锥子在沙上画出来似的。形容书法笔力匀整而不露锋芒。 | 宋・姜夔《续书谱・用笔》:“用笔……如锥画沙……欲其匀面藏锋。” |
贫无置锥 | 犹言贫无立锥。语本《庄子·盗跖》:“尧舜有天下,子孙无置锥之地。 ”。 |
语出《庄子・盗跖》:“尧舜有天下,子孙无置锥之地。” |
锥刀之末 | 末:梢,尖端。 比喻微小的利益。也比喻极小的事情。 |
春秋・左丘明《左传・昭公六年》:“锥刀之末,将尽争之。” |
上无片瓦,下无卓锥之地 | 卓:直立。 形容一无所有,贫困到了极点。 |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云居膺禅师法嗣》:“问:‘上无片瓦,下无卓锥时如何?’师曰:‘莫飘露么。’” |
囊锥露颖 | 比喻显露才华。 | 《旧唐书・高骈传》:“始则囊锥露颖,稍有知音;寻则天骥呈才,急于试效。” |
引锥刺股 | 锥:锥子;股:大腿。 晚间读书时想睡觉,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以保持清醒。形容学习勤奋刻苦。 |
《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 |
上无片瓦,下无立锥 | 形容一无所有,贫困到了极点。 |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丰化和尚》:“上无片瓦,下无卓锥,学人向什么处立?” |
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 | 形容一无所有,贫困到了极点。 |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上无片瓦,下无卓锥,学人向什么处立?” |
斗而铸锥 | 临到打仗才去铸造兵器。比喻行动不及时。 |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呼?” |
锥刀之利 | 比喻微小的利益。也比喻极小的事情。同“锥刀之末”。 | 《后汉书・舆服志上》:“争锥刀之利,杀人若刈草然,其宗祀亦旋夷灭。” |
以锥刺地 | 用锥子刺地来测量地的深浅。比喻见识浅陋,所知甚少。 | 战国・庄子《庄子・秋水》:“是直用管窥天,用锥指地也,不亦小乎!” |
锥心刺骨 | 锥:用尖锥刺。 形容十分悲痛。 |
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54回:只是见不得这一个‘穷’字听到耳朵里,真是锥心刺骨、势不两立的勾当。 |
锥刀之用 | 指微小的功用。 | 三国・魏・曹植《求自试表》:“若使陛下出不世之诏,效臣锥刀之用。” |
锥出囊中 | 囊:口袋。 锥子放在口袋里,锥尖就会露出来。比喻有才能的人终能显露头角。 |
明・徐祯卿《谈艺录》:“气本尚壮,亦忌锐逸。思王《野田黄雀行》:‘譬如锥出囊中,大索露矣。’” |
上无片瓦,下无卓锥 | 形容一无所有,贫困到无立足之地。 |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丰化和尚》:“上无片瓦,下无卓锥,学人向什么处立?” |
囊中之锥 | 锥,形状似圆柱体,而一端尖锐。全句是说锥形的器具放在囊袋中,自然会戳破袋子,露出来。比喻才智之士,必有展露头角,发挥所长的一天。与“脱颖而出”义同。 |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蚤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 |
立锥之地 | 立锥:插锥子。 指插锥子的地方。比喻能容身的极小的地方。也作“置锥之地。”。 |
西汉・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今秦失德弃义,侵伐诸侯社稷,灭六国之后,使无立锥之地。” |
卓锥之地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锥的成语、带锥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