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铁的成语
带铁的四字成语(共找到140条成语)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铁石之心 | ||
丹书铁券 | 丹书:用朱砂写字;铁契:用铁制的凭证。 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世代享受优遇或免罪的凭证。文凭用丹书写铁板上,故名。 |
《后汉书・祭遵传》:“丹书铁券,传于无穷。 |
铁石心肠 | 心肠硬得像铁石头一样。形容心肠很硬;不为感情所动。 | 唐・皮日休《桃花赋序》:“疑其铁肠石心,不解吐婉媚辞。” |
乘热打铁 | 比喻做事抓紧时机,加速进行。 | 老舍《四世同堂》:“他觉得老大实在有可爱的地方;于是,他决定乘热打铁,把话都说净。” |
买铁思金 | 喻不切实际的贪心妄想。 | 明・徐复祚《一文钱》第三出:“有一等浊爱缠心,盲修瞎炼,期望身后升天。这便是买铁思金,定见沉沦永劫。” |
铁壁铜墙 | 比喻十分坚固,不可摧毁的事物。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0回:“果然是铁壁铜墙,端的是人强马壮。” |
尺兵寸铁 | 比喻微小的武力。 | 清・戴名世《八月庚申齐师战于乾时我师败绩》:“昔者王莽乘西汉之衰,不用尺兵寸铁而移汉祚,翟义起兵讨之,未成而身死。” |
砸锅卖铁 | 砸了锅去卖废铁。表示穷极无聊,不留后路。也比喻把所的都拿出来了。 | 孙力《都市风流》第11章:“现在不是五八年炼钢铁那阵子,一声号令,千军万马,砸锅卖铁跟你上。” |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 比喻急需的东西费了很大的力气找不到,却在无意中得到了。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金满将大门闭了,两个促膝细谈。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
削铁无声 | 形容刀剑锋利。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六回:“刃儿薄,尖儿长,靶儿短,削铁无声,吹毛过刃。” |
铁画银钩 | 画:笔画;钩:钩勒。 形容书法刚键柔美。 |
唐・欧阳洵《用笔论》:“徘徊俯仰,容与风流,刚则铁画,媚若银钩。” |
铁树开花 | 比喻事情非常罕见或极难实现。铁树:也叫苏钱;常绿乔木;好多年才开一次花。 |
明・来集之《铁氏女》:“顿开鹦鹉笼,扭上鸳鸯配。定教那铁树开花还结子。” |
针头削铁 | 形容极力刮削搜刮。 | 清・杨潮观《穷阮籍醉骂财神》:“若不是针头削铁将身惫,只怕你刀头餂蜜将人害。”胡士莹校注:“形容刮皮刻薄之至。为旧时俗语,明代已有之。《一笑散・夺泥燕口》:‘夺泥燕口,削铁针头,刮金佛面细搜求,无中觅有。’” |
铁腕人物 | 用意志或性格的力量或军事手段进行领导或控制的人。 | 柳建伟《英雄时代》第26章:“大都觉得工人们被陆明挑逗起来的不满情绪随着铁腕人物甩出的那个清脆见血的耳光,基本上算是烟消云散了。” |
铁饭碗 | 比喻稳固的永远不会失业的工作。 | 茅盾《如是我见我闻》:“饭碗是铁饭碗,职务亦不辛苦,但吃亏的是油水全无。” |
钢打铁铸 | 铸:铸造。 形容物体坚固或人性格刚毅。 |
宋・释惟白《续传灯录・法秀圆通禅师》:“任是纯钢打就生铁铸成,也须额头汗出。” |
铁板注脚 | 注脚:解释字句的文字。 指最具权威,不可动摇的注解。 |
清・孙锦标《通俗常言疏证・文事・铁板注脚》引陈裕门评吕语集粹:‘劝善规 过’四字,此是友字铁板注脚。 |
铁券丹书 | 铁券:用铁制的凭证;丹书:用朱砂写字。 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世代享受优遇或免罪的凭证。文凭用丹书写铁板上,故名。 |
《后汉书・祭遵传》:丹书铁券,传于无穷。 |
斩钉切铁 | 同“斩钉截铁”。 | 李劼人《大波》第三部第一章:“又是一声‘不许动!’那么斩钉切铁,比前几次严厉多了。? |
寸兵尺铁 | 喻微小的武力。 | 宋・苏轼《策略五》:“不用寸兵尺铁,而天下屏息,莫敢或争。” |
铮铮铁骨 | 比喻人的刚正不阿,坚强不屈的骨气。 | 柯岩《奇异的书简・美的追求者》:“狂风暴雨刮走的只是枯枝败叶,留下的却是铮铮铁骨。” |
铁钉铁铆 | 确凿可信。 | |
南山铁案 | 指已经判定、不可改变的案件。 | 典出《新唐书・李元纮传》:“元纮早修谨,仕为雍州司户参军。时太平公主势震天下,百司顺望风指,尝与民竞碾硙,元纮还之民。长史窦怀贞大惊,趣改之,元纮大署判后曰:‘南山可移,判不可摇也。’” |
破铜烂铁 | ①破旧锈烂无用的铜铁器。②泛指各种破旧无用的器物。 | 清・龚自珍《杭大宗逸事状》:“买破铜烂铁,陈于地卖之。” |
踏破铁鞋 | 比喻为找某种东西历尽困难,花费极大的力气。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
铁杵磨成针 | 杵:舂米或捶衣用的棒。 将铁棒磨成细针。比喻只要有恒心,肯努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
宋・祝穆《方舆胜览・眉州・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
人心似铁,官法如炉 | 即使人心像铁一样坚硬,也抗不过像熔炉一样的法律。 | 元・白朴《墙头马上》第四折:你待结绸缪,我怕遭刑狱。我人心似铁,他官法如炉。 |
踏破铁鞋无觅处 | 觅:寻找。 比喻急需的东西费了很大的力气找不到,却在无意中得到了。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15卷:“金满将大门闭了,两个促膝细谈。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
铁嘴钢牙 | 比喻能言善辩。 | 《花城》1981年第5期:“你看他真是铁嘴钢牙。” |
银山铁壁 | 比喻十分坚固,不可摧毁的事物。 | 宋・朱熹《朱子语类》第130卷:“元城在南都,似个银山铁壁。”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铁的成语、带铁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